秦岭腹地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荫葱茏,怪石嶙峋,云海汹涌,奇峰高耸……层层山峦与莽莽森林屏蔽了一切喧嚣,愈发凸显了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独有而私密的生态之美。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大秦岭的名片,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40个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持续推进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飞播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抓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秦岭区域森林面积达477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初步建成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如今,中国地理分界线上这幅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山水辉映、万物相和的美丽画卷,就是长期以来陕西坚持不懈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结果。
多年来,陕西坚持把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来抓。1965年,陕西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建立的首批自然保护区之一,秦岭海拔最高、生态功能最完整的区域率先进入了保护地体系。1982年,陕西在秦岭地区建立了第一个自然公园——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我国最早批建的森林公园之一。这里不仅是游憩、疗养、科学研究的极佳场所,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资源及宣传推广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职责。2017年,开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10月正式设立。
截至目前,陕西在秦岭范围共建成1个国家公园、3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点、49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和15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总面积的15.81%,形成了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
“全力推动秦岭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植物园‘双园’建设”是2024年陕西省林业重点工作之一。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陕西就提出加强秦岭整体性保护的思路;2001年启动秦岭国家植物园筹建工作,2006年陕西省林业局提出筹建“秦岭中央国家公园”;进入新时代,陕西各级协同发力,全力推动秦岭“双园”建设;2023年,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通过论证,秦岭国家植物园被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双园”建设双双迈入新阶段。
秦岭国家植物园2017年开园以来,始终把植物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种植资源储备、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等作为建园办园的重要内容,组建科研团队,建成科普馆、标本馆、温室馆等多个场馆,设立木樨园、蔷薇园等专科专类园30余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科普和综合服雷竞技APP务设施。截至目前,园区活植物引种记录204科1161属6512种;标本馆馆藏标本4万余份。长期开展秦岭地区水资源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安全开展生态质量综合监测,为秦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监测数据和科技支撑。
创建秦岭国家公园,对保护祖脉秦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高度关注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复函同意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陕西各级各部门同心聚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圆满完成创建任务。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区位于秦岭陕西段核心区域,沿陕西秦岭山系主梁,东至渭南老爷岭、西至陕甘省界马家沟、南至勉县大沟顶、北至华州李家堡,总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6市20个县(区)102个乡镇。创建区纳入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地62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3个,森林公园31个,湿地公园3个、地质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3个,占创建区总面积44%。区内生态系统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林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3.68%,是大熊猫、朱鹮、川金丝猴、羚牛、独叶草、红豆杉等珍稀物种的集中分布区。
多年来,陕西高度重视秦岭生态资源监管工作,在秦岭范围建立了完善的资源监管制度体系,生态资源监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199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立即停止省属森工采育企业采伐天然林的命令》,1999年实行全面禁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秦岭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发布,赋予了秦岭生态保护的法律意义。2018年以来,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颁布实施《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创新建立了“海拔+园区+廊道”的秦岭特色保护模式,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完善。
2020年,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上线名网格员实现动态监管,秦岭北麓子午峪、仙峪等31个峪口实现智慧化管理。同时,设立有害生物监测省级测报点14个、国家中心测报点16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74个,组建专业、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40余支,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全面强化秦岭生态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秦岭区域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火灾起数、受害面积连年下降。2023年,拔除1个松材线个美国白蛾疫区,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扭转,美国白蛾疫情被再次歼灭。平台和各种技术手段的更新,有效助力各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秦岭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植物区系和南方植物区系交会的地带,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纬度地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这里交会了东北、华北雷竞技APP、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和华南等动物区系成分,是我国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据统计,秦岭约有种子植物3800余种,各类脊椎动物580余种,包括红豆杉、独叶草、华山新麦草、秦岭冷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秦岭羚牛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秦岭成为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和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8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5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陕西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多年努力,秦岭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
2001年,陕西启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野生动物栖息地持续扩大。秦岭大熊猫分布范围不断北扩西移,栖息地面积扩大到3600平方公里。朱鹮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由最初发现地逐步向历史分布地恢复,秦岭6市皆有朱鹮分布。2021年4月,陕西省延安市富县葫芦河流域发现朱鹮,栖息地范围向北又扩展了160多公里。2023年,首次在延安南泥湾、榆林横山区开展高寒地区朱鹮再引入试验,培养朱鹮在寒冷地区适生能力,探索逐步恢复朱鹮迁徙习性的方法路径。曾经一度消失近百年的陕西羽叶报春,于2016年在陕西洋县被再次发现,并开启人工繁育实验,近日,人工繁育的300余株陕西羽叶报春回归野外,至此,消失百年的陕西羽叶报春在其原产区秦岭南坡继续生存繁衍。
截至目前,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345只,增幅、密度、DNA调查获取率均为全国第一。朱鹮种群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目前全世界1.1万余只,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秦岭还有金丝猴5900余只,羚牛种群也突破5000只。秦岭红豆杉、独叶草、华山新麦草、秦岭石蝴蝶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也得到有效保护,野生蕙兰种群分布扩大到了秦岭北麓。
这一组数据背后是陕西生态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也是陕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果的生动体现。
秦岭山脉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库,是中国的“中央水塔”。一直以来,陕西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持之以恒守护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023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着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秦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向,以及实现秦岭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83%以上、自然保护地占区域面积比例达到25%等总体目标,重点落实“七项举措”,全力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建立局省共建秦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协调机制,建设秦岭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展示以及保护管理、监测科研、科普宣教及配套基础设施,推动秦岭国家公园设立与建设工作。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提升监测、科研、宣教等文化旅游传承能力。构建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估和监督管理体系,提升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能力。
全面保护秦岭区域天然林,遏制天然林分继续退化,组织开展退化天然林生态功能恢复,强化天然中幼林抚育,因地制宜培育复层异龄林,科学推进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加快构建以天然林为主体的健康稳定的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湿地整体保护,新增重要湿地1—雷竞技APP2处,逐渐形成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合理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救护繁育科研攻关,推动建立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和大熊猫研究繁育基地。
根据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科学安排造林地块,积极开展国土绿化,优化配置林草植被。采取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方式,逐步修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建立健全森林经营体制机制,持续提升人工林质量,巩固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林木良种繁育和良种苗木基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扩繁与保护、研究与开发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利用“天空地”各类监测手段,提高主动掌握火情能力。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升林区群众防火意识。推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护林员火灾预防的“哨兵作用”,健全防火组织体系,加强重点火险区域防扑火队伍建设,配备标准化营房防灭火机具等设施设备。完善防火应急道路网络,提高林区通信保障能力,科学建设防火隔离带,提高防扑火物资储备设施覆盖范围。
建立秦岭松材线虫病防控信息数据库及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日常巡查和春秋季普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设立道路检疫检查站,开展道路分级检疫封锁,建设立体化的检疫封锁网络。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出入口、秦岭北麓入山道路、疫区主要道路封锁网络。严格实施疫木集中雷竞技APP就地烧毁制度,做好健康松树感染松材线年,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数量控制在21个以下,乡镇疫点数量控制在145个。
加快低产园改造和品种改良,重点改造和建设一批经济效益高、可示范可推广的标准化示范园,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天麻、魔芋、林禽、香菇等林业下经济产业,提升林地生产力。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和大径级用材林,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支持储备林项目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木材和森林食品加工、森林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
推动陕西“百万亩绿色碳库”基地建设,探索巩固提升碳汇技术路径,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健全“揭榜挂帅”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和尖端人才,组成科研团队,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进陕西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建立秦岭生态基础数据库,推进数字秦岭建设。巩固提升秦岭区域欠发达国有林场,提升改造管护站点、维修维护林区道路。
下一步,陕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扛牢保护秦岭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当好生态卫士、守护祖脉秦岭,不断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全面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真正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让祖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