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聊城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持续推动生态聊城、美丽水城建设,聊城大地正奏响一首生态文明的绿色赞歌。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祉为主要目标,以生态惠民、绿色富民为核心,市域统筹、城乡一体、四级联动,加快构建完备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市域森林生态系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促进产业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生态宜居的森林聊城。”聊城市委、市政府郑重地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
根深才能叶茂,纲举才能目张。谋发展,需要高境界、大手笔,要下定决心干大事。去年10月27日,在聊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领导指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进生态聊城、美丽聊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增加百姓福祉、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聊城市政府领导指出,要通过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挥社会资本的投资潜力,解决“创森”的资金投入问题;通过适当土地调整、土地流转,拓展绿化空间;通过搞好规划布局、精心选择树种、积极打造亮点,解决好绿化质量的问题。
聊城市先后与省林业厅签订了《关于共建聊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印发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聊城的决定》,并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市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市直部分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领导机制。为确保创森工作的顺利开展,聊城市明确了由市林业局作为牵头部门,建立了“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签订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
对此,聊城市领导表示,聊城市将立足自身自然资源本底、水城禀赋特色、历史人文传承基础,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围城、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重点工程,努力将聊城市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文明的国家森林城市。
聊城市领导认为,创建森林城市,主战场在城市,但如果割裂城乡,一定失败,必须立足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聊城市在大力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同时,全力推进森林乡村创建,集中建设了一批城镇连片林、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工程,全市乡村绿化水平不断提升。
植绿、爱绿、护绿,绿色让生活更有品质,当“满园春色”点缀了城市的风景,在与绿色的相伴中,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高。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聊城市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宜绿则绿、见缝插绿,使城乡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大幅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景观,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笔直的黄金榆树随风摇曳,成方连片、蔚为壮观……近日,我们在聊城市开发区广平乡沿济聊一级路、一干渠、蒋广路一路走来,处处是运树、栽植、浇水的场景。广平乡正以古漯河森林休闲公园为中心,建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乔灌结合”的森林长廊。
自“创森”工作启动以来,聊城市各县市区不断加大“创森”工作力度,森林进城围城建设、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六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尤其是路网绿化、水网绿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路网、水网基本实现了绿化全覆盖、零,形成了有厚度、有密度的水路绿带网络。
作为平原城市,聊城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惠民,整合叠加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国土绿化、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恢复、生态资源保护,努力探索出一条平原地区创森工作的新路子:
着力构建全市域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森林保障体系战略布局。突出抓好城市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和村镇绿化等工程,新增森林面积40万亩;促进城市森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种苗花卉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建设一批森林文化主题园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加强城市森林管理和支撑保障建设,初步呈现城区、近郊、村镇绿化交相辉映,水网、路网、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全市造林绿化新格局。
“七星”是指市辖的7个县市城区内城市森林建设,包括城市公园建设雷竞技APP、道路绿化、水系绿化等,大力改变城市风貌,改善各城区人居环境;并结合各县市的文化传承,通过不同的方式,塑造各县市的城市森林生态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造林活力,聊城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力度,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用作以奖代补资金,市财金公司筹措了10亿元的绿色建设基金,县乡两级也都列拨专项国土绿化资金,并统筹各项涉农资金优先用于国土绿化,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注入。
今年以来,全市县乡财政投入资金共计10.5亿元,吸纳社会资金投入19亿元。各县(市、区)还积极探索造林新模式推进规模化造林,东阿县与北京东方园林公司、茌平县与深圳铁汉生态公司合作的PPP模式造林,冠县与中国汇源果汁集团合作建设的果园、高唐县与杭州赛石集团合作的赛石花园等,一系列造林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全市扩绿增绿增添了新动能。
鉴于平原地区林地面积少,要增加森林面积,必须抓土地流转。聊城市在创森过程中牢牢把握、抓实土地流转工作,各县(市、区)分别对辖区内主要道路、水系和水库周边等重要区域的土地全部进行流转,确保土地流转到位,保障绿化效果。
与此同时,聊城市各县(市、区)还进一步细化对土地流转和绿化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落实,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有的是政府流转土地,采取招标的方式由中标公司按要求负责绿化,有的是企业、大户、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政府给予1000元左右的补贴。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国土绿化的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动的有力态势。
“迎着全市‘创森’的东风,我今年承包了500亩土地,现在全部种上了苗木。”5月15日,高唐县杨屯镇大林村林希柱高兴地说,“县里专门出台了好政策,凡纳入‘创森’范围的流转土地,每亩土地补贴1000元,这样算下来,我这500亩土地节省了个人50万元的土地承包费用。”
今年种树省了50万元,这让林希柱特别高兴。去年,林希柱与北京一家大型园林绿化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伴随着供货订单的持续增加,林希柱现有的380亩苗木无法满足供货需求,因此他一直想扩大苗木种植规模。“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顺利承包了500亩绿化土地,并且新栽植了4万余棵苗木。”
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市“创森”工作,在选择种植苗木品种时,林希柱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今年我主要种植的是白蜡和国槐。这两种绿化苗木是北方重要的乡土树种,在绿化苗木市场上十分抢手。”林希柱介绍说。截至目前,林希柱在苗木种植上已经投资上百万元,苗木种植规模达880亩,成为杨屯镇最大的苗木种植户之一。“今年新栽植苗木大约2019年春季即可上市出售。目前,内蒙古、天津等地客商已经预定了五成以上的苗木,市场行情非常好。”林希柱高兴地说。
聊城市国有林场资源丰富,目前,有冠县马颊河林场、冠县毛白杨林场、莘县马西林场、莘县十八里林场、茌平县广平林场、茌平县菜屯林场、高唐县旧城林场、阳谷县赵王河林场等8处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达3.68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25万亩。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为进一步完善城镇绿化体系,按照“创森”要求,聊城市还提出每县至少打造一处景观优美、植物多样、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规划到2018年,所属县、市的城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城镇绿化体系。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也蕴藏着财富。如今,聊城正以绿色财富理念,通过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城市森林产业体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建设,生动地描绘着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画卷。
在聊城市高新区韩集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在收获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创森”还直接给韩集乡的广大群众带来了线日,我们走进聊城高新区韩集乡刘高村村民刘富文家中,看见刘富文家的老宅子附近空地上新栽了整齐的新树苗,还没等笔者问话,刘富文便笑呵呵地说,“这是新栽的黄山栾,村里给大家统一购买了树苗,家家户户利用庭前屋外的空地进行栽种,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带来收入哩。”
为美化村庄,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韩集乡刘高村根据本村空置庭院较多的实际情况,邀请聊大农学院的专家实地调研、论证,确定了发展庭院经济的思路,种植病虫害少、栽培管理容易、生长速度中上、适生性广的绿化苗木黄山栾。“村委负责提供树苗、技术指导和成苗后统一销售,农户以庭院入股负责苗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产生收益后村集体和农户三七分成。”刘高村村两委工作人员张洪亮说。
我们算了一笔账,该村“庭院经济”共筹资4万元,其中,争取企业支持2万元,村两委成员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筹资2万元,产生效益后只收回本金,利用40户的闲置庭院25亩土地,种植苗木2256棵。3年成苗后,按现在的市场价格150元每棵,成苗2200棵计算,卖出后去除成本约可收入30.7万元,村委年均增收3万余元,农户年均增收近2千元。目前,该村所有苗木已经完成栽植,下一步将继续深挖潜力,在庭院内发展笨鸡、鸭、鹅养殖,形成苗木种植和养殖一体化的增收模式。
为推进“创森”,冠县成立了林业发展管理公司、林下经济管理办公室,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助力,实现了造林绿化质量和财政收益回报双保证。该县斜店乡后社庄还积极试验,大胆创新,探索出发展林下经济三层种植新模式。果园地上以种植樱桃树、山楂树、梨树为主,每亩樱桃在盛果期能收入4000元以上,地面种植韭菜,仅一茬收入能达2000元;地下养殖金蝉,每年收入2000多元,这样年平均亩产值近万元,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
据了解,目前,斜店乡后社庄共发展林下经济1300余亩,其中三层种植面积800余亩。后社庄村主任刘书臣告诉笔者,林下经济三层种植目前在冠县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往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树木和地面种植物的结合,更难以利用地下部分产生效益,在种植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村干部聘请省市专家前来指导,组织村民学习,大胆试验,充分利用林地空间,主动把握市场,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村民致富增收开辟了新道路。
在茌平县杜郎口镇,浩佳森生态农业观光普济沟“慢生活体验区”是平原绿化具有代表性的明星亮点工程。据浩佳森生态观光园负责人王明山介绍,该园区现有苗圃基地1500亩,其为以绿化苗木栽培繁育、农林科技推广、休闲观光旅游与园林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林合作企业。经多方考察和调研,最终将园区主题确定为“慢生活体验区”。
“我们这个慢生活体验区,将是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区,引入的业态也主打‘慢’,它的核心理念和追求的生活状态,与休闲农业景观的发展相辅相成,休闲农业为慢生活理念相对应的慢生活行为提供环境,而慢生活为休闲农业提供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传统、回归健康营造理念。”王明山对自己的“宏伟蓝图”有着独到的见解。
据介绍,该园区在规划设计时注重空间环境对游客的引导性,更加充分地考虑人们的行为活动,为其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真正意义上体现“劳动+休闲”的模式。最终将浩佳森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成为一个为人们提供领略田园风光,观赏农业高科技,休闲旅游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也为人们现代生活提供高品质、高营养绿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园区。
一道道延伸和拓展的“绿”,勾画出聊城春来百花争艳、盛夏绿树成荫、秋深彩叶硕果、冬至奇枝百趣的亮丽景色。人在林中走,车在画中行,推窗见绿,鸟语花香……这种和谐美好的画卷唤起了聊城人民对绿色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推动着人们积极投身到“创森”中,共同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