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闻
雷竞技APP白叟照顾重心
发布时间:2024-01-19

  雷竞技APP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除了要遵循整个护理工作所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和准则外,还有它不同的道德要求。

  1.1 护理工作任务重 老年人在生理、心里诸方面处于衰退阶段,在衰老的过程中组织器官逐渐萎缩,更新修复能力逐渐低下,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机体代谢变得缓慢,免疫机能下降,应急能力日渐减弱,造成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常易留有后遗症。根据老年人的心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护理比治疗任务更繁重、更重要。

  1.2 护理工作难度大 老年人患病有许多特点: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有时患有几种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人是生物、心里、社会适应能力最薄弱的一个群体,身心变化使老年人易发生精神障碍;老年病人听力下降,记忆力差,造成主诉不确切,回答病史含糊;老年病人心里固执,不易合作等。因此,客观上形成老年病人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患病特点,还要善于观察病情变化,从不典型、不明显的症状中做出正确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雷竞技APP白叟照顾重心

  1.3 心理护理要求高 老年病人由于心理变化,在感觉、知觉 、想象、思维等方面都有衰退现象,出现感情、意志、性格的变化。在就诊或住院治疗时,多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忧郁、焦虑、惊恐不安等,往往向护理人员询问自己的病因、病情、治疗、用药、手术的安全性,甚至有的病人反复询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异常表现,怀疑诊断的正确性,向医护人员提出质疑,或发脾气。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注意具有与本专业有关的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与各种文化程度、各种职业、各种社会地位的老年病人进行交流,运用宽厚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的满足老年病人的心里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2.1 细致观察病情 由于老年病人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病情复杂多变,多种疾病共存,而自觉症状较轻,给诊治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经常严密细致地观察病人,不放过任何微小的变化和可疑点,并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 老年病人一般都有较深的阅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会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较强。患病后,离开家庭亲人,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住到陌生的医院,有自己支配别人转变为处处受医院、病房规章制度和医护人员的约束。这种角色的转变使病人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因此,护理人员要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在尊敬体谅老年病人的环境中做好护理工作,在非原则问题上尽量满足患者感情寄托和心理需要,不要勉强老年病人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嗜好 ,使老年人产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切忌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帮助其建立与疾病抗衡的心里和康复的信心。

  2.3 关心和帮助老年病人 老年人自理能力差,疾病的长期折磨有时会致使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帮助老年病人,竭尽全力地做好各种护理。如帮助洗脸、梳头,对步履艰难无陪伴者应搀扶或给轮椅助其检查和室外活动,详细交代服药方法,对行为孤僻、性格内向、抑郁的老年病人,经常巡视和接近,交流谈心,沟通感情等,对性格固执、任性、易激动和性情急躁甚至有是不讲道理,无故吵闹的老年病人,也应冷静对待,同情他的变态心里,争取家属配合,共同做好护理工作。对待老年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备至,使他们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舒适,早日康复。

  2.4 耐心倾听,诚恳相待 老年病人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谈话嗦、重复、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和看法,要进行认真研究,合理的建议和正确要求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尽可能地满足;对不恰当的意见或误会要和蔼诚恳的解释和耐心的说服,以达相互尊重和信赖。要宽容、耐心地为他们服务,并采取老年病人接受的方法进行护理。

  总之,为了使老年人年高而不老 ,寿高而不衰,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安度晚年,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并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的对老年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用热情、爱心去温暖老年病人,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恢复,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2]陈亚新等主编.《现代医学伦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智力、记忆力、感觉均减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谢功能、排泄循环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且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受限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易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资历大、经验足,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不服老,固执己见。住院以后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倍感孤独、寂寞或循环重复诉说一件事情,情绪反复无常,像常说的老小孩。

  是各项护理的基础,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房间清洁安静,使患者心情舒适,保证充足睡眠。

  操作前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操作时尽量做到轻柔,准确熟练,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老人牙齿脱落,嚼而无味,消化能力减弱,食欲缺乏,因此饮食要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食多餐,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患者身体不适时,如头晕、头痛时应卧床,避免走动防止跌倒受伤,并发其他疾病,需有人陪护,交代改变动作宜慢,防止性低血压而摔倒。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缓慢,血药浓度增高,易蓄积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特别慎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根据肝肾功能作相应调整,用药前严格查对,正确给药,尽量让老人熟悉用法,用药时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

  老年人就诊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适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应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始终,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降低因疾病带来的不愉快程度。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让患者信任,需经常与其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沟通,使病人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1]。

  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及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对周围人的言语举止非常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病情密切观察的同时,要做到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给予指导,解除精神上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雷竞技APP,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求出发,让护士有足够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被动变为主动。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外,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个人心理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

  论文摘要:照护既是一项工作又是服务,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基本养老内容系列中,处于物质供给保障向精神慰藉的过渡阶段;又具有渗透性特点,渗透在基本养老的各个方面。基于照护的这一特点,我们必须确立起照护贯穿始终的养老保障观念以提高养老质量。由于我国老龄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目前我们应适时转变工作重点,逐步构建起以照护为重心的基本养老体系。可从政府独立立项、逐步建立起纵向无缝接的照护网、重点发展社区这一照护重要平台、整合各种照护资源、培植社会照护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打造照护支持系统,完善基本养老体系,切实提高养老质量。

  养老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保障、住房保障、照护和精神慰藉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及观念的影响,当前人们把基本养老的重点主要放在经济和住房保障上,对照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照护,既是基本养老的重要组成内容,又不同于其他三个方面,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从而使其在养老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并予以积极推进。

  照护,包括日常照料和护理。是指老年人因自然生理衰退,导致日常自理能力发生障碍而难以维持其自身正常生活并产生依赖性需求,或因各种可能或现实的疾病所产生的保健、康复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家庭成员以及外界对其所提供的支持行为。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和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有共同点,即都有各层次的,包含了从基本物质到精神的需求;但也有不同之处,就是老年人因生理衰退、体力不支及疾病所造成的生活不便,使其需求的满足不同程度地存在依他性。这种依他性即表现为照护。这种需要满足的依他性使照护始终贯穿其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样,照护就具有了两重性,既是同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精神慰藉一样,是一项独立工作,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扶持、服侍和护理,又是一项服务,贯穿于经济、住房保障及精神慰藉满足的全过程。如果仅有基本生活保障,没有照护,老人们得不到有效的照料和护理,基本养老就只能是“养活”,止步于生存层次,谈不上高质量的养老或社会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而精神慰藉作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果缺乏照护支持,没有基本生活的正常化,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满足。因此,照护具有综合性特点,在基本养老的内容系列中,处于物质供给保障向精神慰藉的过渡阶段;又具有渗透性特点,渗透在基本养老的各方面内容中。没有必要的照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就难以提高;不发展、不加强照护工作,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基本养老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解决基本养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认真探究起来,养老的质量还不高,照护的不足和缺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一是照护面不广,主要以家庭照护为主。目前总体看,我国养老照护主要还是以家庭为主,老年夫妻之间的照料、子女照料是主要形式。低龄、无工作老年人基本自理。城乡差别巨大,农村基本上没有组织化的照护。部分城镇,特别是大城市有以社区为单位的照护服务。农村除“五保”老人外,其照护则主要依靠血缘、亲缘关系。一旦遇上躯体性重症,除了一部分家境较好,可以上医院进行医疗护理外,不少老年人就自生自灭,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而家庭照护功能,因为现代化而减弱,出现了看似有而实无的尴尬状态。

  二是照护层次较为基本,以基本生活照料为主。照护从内容上可分为日常照料和护理,前者是指对日常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生活服务,这类服务视老年人自理能力的情况不同,又可具体细分为照料生活起居(如帮助老人吃饭、穿衣、洗浴等)和提供生活条件(如帮助做饭、购物、做家庭卫生、外出等);后者是指由专业人员提供的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以康复保健为目的的护理服务,包括治疗后的康复护理服务和患有慢性病但无须特别治疗的以保健为主的服务等。目前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居家养老,在照护服务的提供上基本停留在日常生活的照料,康复保健的护理及少涉及,有保健室的也是象征意义多于实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实际情况看,老人照护的重点就是解决老年人吃饭等日常生活问题,对老年人的洗澡、穿衣、起居移动、如厕、清洗等较少顾及,谈不上对老年人应用现代化工具如家电使用、信用卡使用等的辅导,更缺乏专业性的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服务,离真正意义上的照护有比较大的距离。

  三是照护机构数量偏少,缺乏精细化分类。养老机构是较为专业的照护机构,但比例偏低。按老年床位数来算,2007年,全国福利机构养老床位数241.2万张,约占老年人的1.6%,年末在院人数为169.2万,对于庞大的老年群体来说是少数。更为主要的是,这些机构没有精细化分类,无论城市福利院还是农村敬老院,无论国办福利机构,还是民办福利机构,一般都以60岁年龄为限,而不论身体好坏。除城市福利院有分级护理外,占绝大多数的农村敬老院设施简陋,仅满足于把老人集中供养起来。而城市福利院的等级护理,缺乏统一规范,有的一级护理最高,有的三级护理最高。

  四是照护队伍总量不足,业务素质参次不齐。目前很难精确统计养老护理员人数。以收养性社会福利(不含儿童福利机构)单位统计,2007年末,全国职工总数为253074人,与在院老人比为l: 7左右。如果去除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这一比例更低。由于来源不同,总体上素质不一。从护士学校毕业的,把照护工作看作是医疗的延续;从农村招用的或城市“4050”人员转行的,则把照护当成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这样就出现了“两张皮”现象,也使照护工作很难真正专业化。

  基于照护的特殊意义、我国照护的现状以及未来照护需求的实际发展,我们必须抓紧规划,建立全方位的照护支持系统。

  政府要把照护作为一项独立的养老保障工作立项建设。这既是由照护本身在养老保障中的独特性决定的,没有照护就不可能有整体养老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由我国养老保障阶段性工作重点转移决定的。没有作为专项工作的政府立项和文件,照护工作不可能引起应有的重视,也不可能有整体性照护工作,诸如照护保障制度、照护评估体系、照护设施的增设、照护人员培养等的建设和发展。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老年照护早已成为老年社会政策的中心议题之一,照护制度与养老金制度、老年医疗制度并称为老年生活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需要强调的是,在照护工作中,政府应起到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表现在立法上,就是要研究制订诸如佬年福利法》等法律法规,并在法律中,有对照护相关内容的独立、明确规定,使全社会有明确的预期和工作目标;加强政策扶持,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列人预算,发展照护事业;认真研究,制订照护的具体标准,确立社会各方的准人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加强行业管理,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等。

  逐步构建一张无缝接照护网,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和谐有序的照护服务体系。不同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是不一样的,就老年人个体而言,生理机能的衰退及疾病的发展也是一个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起家庭一社区一老人公寓一康复院一关怀院,这样内在层层衔接、逐节过渡的老年照护网络系统,以满足不同老人及老人个体动态变化的照护需求。

  结果: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自责心理、孤独、悲观以及依赖性强,在护理中护士人员应根据老年病人年龄、性格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缓解老年病人心理问题。

  结论: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老年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能够促进病人的恢复,改善医患关系。

  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寿命逐渐增长,受到年老的影响,老年人心理会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为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我院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级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病人164例,男86例,女78例,平均年龄(69±4.5)岁,病人来自各个科室。

  2.1 老年病人常见心理问题。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明显下降,尤其表现在听觉、视觉以及记忆力方面,还容易产生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因此很大部分老年病人会存在恐惧心理,惧怕死亡,渴望人们进行关心和照顾。

  老年人对于自身的疾病的了解一般仅仅局限在疾病症状方面,对于治疗并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另外老年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容易出现多虑、焦躁的特点,不配合治疗。有些老年人自尊心很强,性格比较固执,自己自制能力非常差,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听觉障碍老年人疾病思想顽固,容易出现畏缩心理。

  老年人易出现烦躁情绪,这种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生活保证以及护理保障的担忧方面,不少老年病人病情一旦有所好转就急着出院,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进而丧失治疗信息,产生烦躁情绪,甚至有少部分老年病人为尽快的治疗疾病,乱服用药物,导致出现各种慢性病加重的病情的治疗。人到老年自然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老人一旦得病这种心理特点表现的更为明显,很多老年病人并没有求生欲望,在治疗中不配合治疗,这种悲观情绪主要表现在自尊心比较强的老年病人中。

  老年病人对医院环境非常陌生,再加上受到疾病的煎熬,没有亲人在身边,社会交往急剧减少,老年病人就会感到自我价值受损,在治疗中出现孤独感以及失落感。老年病人有时也存在过度依赖的心理,害怕失去家人的关心和照顾。

  2.2 护理措施。针对有恐惧心理的老年病人,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心病人,叮嘱老年病人家属多多关心病人,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同情,言行要谨慎,不能让患者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消除老年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及存在的不安全感,与老年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把病人看成自己的亲人进行照顾,在采取语言中需要主动与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了解老年病人的要求,并尽量给予,消除掉老年病人的不良心理。

  针对存在紧张以及焦躁心理的老年病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需要从老年病人的角度出发,理解老年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担老年病人的的痛苦,针对老年病人出现的焦虑情绪,一定要多加询问,并耐心的回答,充分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采用亲切的语言消除老年病人的紧张情绪。针对存在烦躁情绪的老年病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老年病人的年龄、经济水平以及性格特点,在进行心理上的护理,耐心与老年病人进行沟通,关心老年病人病情治疗进展。

  针对自尊心很强的老年病人,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增强老年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语言的使用,避免伤害到老年病人的自尊心,针对存在消极心理的老年病人,护理原则是关心、支持和鼓励,护士人员需要争取家属的配合,关心病人,护理人员需要为老年病人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老年病人的信心,同时也需要对老年病人讲述病情变化,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缓解悲观情绪。

  针对在治疗中存在孤独感心理的老年病人,护理原则是采取解释、支持和放松的训练方法,这类患者内心感情很丰富,不善于交流,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应为老年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使病人了解自身的病情变化(除了癌症患者以及病情恶化患者),增加老年病人在治疗中的安全感,采取安慰鼓励的语言与老年病人进行交流,使老年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针对依赖性心理的老年病人,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老年病人勇敢面对疾病,也需要叮嘱家属做好配合治疗措施。

  护理人员在老年病人的护理中,不仅需要采用语言性的沟通患者患者的心理问题,还需要注意非言语性沟通,采用行动等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患者在患病后经常把精力集中在疾病上,整天处在烦闷状态,对待这类病人,护理人员需要采取诱导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病区还可以开展一些卫生教育等,患者患者出现的焦虑情况,还可以组件病人阅览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组织病人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如太极拳等,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总之就是进行一些列的活动来吸引老年病人的目光,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老年病人在治疗中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严重疾病的老年病人,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在临床护理中,护士人员还需要依照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疾病特点,灵活采用护理学专业知识,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老年病人的心理健康情况,保证老年病人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 刘俊刚.浅谈老年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0):293

  [2] 沈太兰.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128-129

  [3] 谢平,谢海滨,李贤等.浅谈老年病人慢性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7):331-332

  【摘要】目的 结合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在临床整体护理中运用护理美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来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 在实施护理工作中根据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应用技术美、语言美、敏锐美、仪表美及行为美等,为老年病人创造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护理美学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护理的有机结合可最大程度的提高护理质量。

  1.1 护士对病人的语言应具备以下几点艺术水准 护理语言的特征应科学性、道德性、礼貌性、保护性、解释性、安慰性等方面与一体。护理语言的科学性,这是有其专业训练所铸成的。道德性即语言的表达要符合论理学的道德规范。在护理过程中,礼貌性语言是必备的语言沟通的起码要求。当患者一踏进病房,负责病人的专业护士热情的迎上前去,搀扶病人或接过病人手里的物品,细致周到的介绍病室及其病房周围的环境、设施及其使用,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及要求。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利于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和拘束感,使其感到踏实。在安慰病人时,语言诚恳。以得到患者的理解配合。当为老年患者进行其护理操作时,切勿因其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而厌烦。专业护士要体谅爱护尊重老年患者,让他们感到护士的善良与体贴。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应围绕医疗护理方面与病情治疗和康复相关的话题,不应谈论其无关的话题,特别是隐私问题。

  1..2 尽量使用保护性语言 能使患者避免不良刺激的语言为保护性语言,它是实行保护性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责所规定的,如对患者的隐私或绝症要保密等。对患者、家属提出有关诊断、治疗当中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的语言。讲话要谨慎、适当、适度.

  1..3 尽可能多的使用安慰性语言 安慰性语言是能使不安或消极情绪稳定下来、好转起来的语言。如针对恐惧心理、疑虑心理、悲观心理、急躁心理、思亲心理等,这是护理语言在心里护理中独特作用的显现。

  2 护士的仪表举止美 神圣的护士职业要求护士穿着洁白、干净、合体的工作服并保持衣着整齐,面部略施淡妆,仪表文雅端庄,给老年病人留下文静可信赖的第一印象。护士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始一天的工作,并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要面带微笑。护士为病人服务的内在思想感情,许多时候都是通过行为来表达。护士行为美还体现在站、坐、走及各种操作上。娴熟规范的操作技术,给人以美感,庄重大方,自然平静,良好的仪态行为,有利于消除病人的恐惧,使病人在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3 护理技术的精湛美 护理技术是护理人员的生命,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与护理艺术性统一于护理实践中,对老年人的护理更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精湛的护理技术美给老年病人以安全感。护理技术的精湛美表现在轻柔。、熟练、细致、严格.

  3.1 轻柔 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减退,机体适应能力低下,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降低, 无论是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还是平素的不起眼的操作,如关门、推治疗车等等,都应轻柔。护士的操作要轻快、温柔,切忌粗糙,最大程度的减轻缓解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避免对老年病人造成新的损伤。

  3.2 熟练 老年人情感变得幼稚,不稳定,有时对护理工作中的正常程序不能理解,因此护理人员要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基本功,才能做到熟中生巧,巧中有美。抢救重危病人紧张有序,操作迅速、准确、熟练等。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还应具备过硬的专科护理技能,凡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对待。

  3.3 细致 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原因,常出现多种疾病常同时并存,同时具有起病隐袭,症状表现不典型的特点,这就要求护士仔细处置每一件事,做到精细、美观。饮食要观察病人食欲,采集标本要留心异常细微变化,危重病人护理要加强巡视及时与医生联系,做到精中有,中有精,充分体现出护理艺术之美。

  3.4 严格 因为老年人的心理具有多疑、急噪等特点,护理人员结合其特点,在临床工作中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在执行每一个微小操作,不凭经验,不凭印象,认真仔细查对,三查七对缺一不可。同时与老年人多沟通,取得他们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5 病情观察中的敏锐美 老年人对于疾病的感受相对迟钝,往,病人却没有明显不适与主诉,有时仅表现为生活规律的变化。所以在病情观察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到谨慎敏锐,心细如发。 护士在病情观察中真正起到侦察兵的作用,关键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产生美感,美感寓于敏锐之中。护士要敏锐的观察病人每一点细微变化,尤其对诊断不清的病症,对分泌物、排泄物都要仔细过目,对病人面色、表情等都要十分留心。及时发现任何地蛛丝马迹,立即报告医生,使病情得到及时治疗;细心观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护理环境和气氛,有利于病人康复。可见,敏锐的观察力是扎实的医学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疾病的预防、护理、治疗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药物无法比拟的。

  6 护理老年病人的细致美 身心整体护理对老年人非常重要。护理中不但要关注病人患何病,更要关注老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老年病人常面临着许多不幸,如丧偶、空巢、孤独、疾病、难以自理、经济困难等,这些会使老人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烦躁、易怒甚至轻生等精神障碍。护理人员要注意引导老年病人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顺应社会变化。特别对离退休人员,要指导他们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培养广泛兴趣,科学安排生活。争取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安详、愉快的生活环境,使老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7 康复训练的科学美 老年人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进行合理体育锻炼,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预防大脑衰老,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推迟全身的衰退,防止老年性疾病。总之,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只要运动处方是有效的,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减缓随年龄增长机能减退的速度,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