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国外许多国家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机构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特殊产品。20世纪70年代,护理保险最先在美国商业保险市场上出现。198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了法定护理保险制度。随后,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建立了护理保险机制。长期护理保险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以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主体,被保险人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投保,这以美国为特色。第二类是以政府机构作为管理主体,被保险人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进行投保,属于社会保险范畴,该特征以德国、日本最为显著。由于日本在老龄化程度、家族血缘理念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下面就以日本为例,对长期护理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是运用社会保险机制,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实施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制度。参加老年护理保险的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65岁及其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这类被保险者根据收入水平被分为五档,分别交纳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对应的固定保险费,收入越低保险费负担则越轻。第二类是40~64岁的丧失部分自理能力的人(如患有闭塞性动脉硬化、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等15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护理保险费按照其加入的医疗保险费计算方法确定,与医疗保险费一起缴纳。当然,老人在享受护理服务时,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财政和护理保险基金承担。这种预算结构既体现了政府责任,又体现了个人义务。被保险者在接受护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认定程序方可享受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根据服务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居家护理与设施护理两类。其中居家护理是以老年人所在的社区为中心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及护理性服务,这类服务项目有家庭访问护理服务、日托服务、入浴服务、康复训练等13项服务。提供这类服务的目的是使老人尽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自立地生活,在保障老人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维护老人的身心健康。设施服务是让老年人入住特定的设施内接受护理服务。这些特定的设施包括老人院、老人保健机构、疗养型护理医疗机构等。这些服务设施相对来讲比较专业化,承担的费用相对较高,但服务更完善。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微化,老年人寿命延长,完全依靠家庭护理老人将给每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依靠社会力量护理老人成为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护理保险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保障制度,以政府为依托,个人参与相结合。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老年护理制度应主要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同时,国家投入一定财力建立专门的护理设施,对不宜居家护理的老人在设施内集中护理。在享受护理方式问题上由民政部门专门机构进行认定。这样一来,能使老年人享受较为公平的护理服务。
3.2引用社会团体与企业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形成社会良性的竞争机制。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比重逐渐上升,以老年服务为主导的“银色产业”将成为重要的产业。国家要实施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资金举办老人护理机构,鼓励民间力量一同参与养老护理行业。同时,民政部门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加以管理。社会力量的进入不仅能缓解政府设施不足的压力,还可以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为老人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服务。
3.3构建家雷竞技APP庭、社区、机构相互衔接的护理体系,使生活照料、护理、医疗等服务能系统一体化的服务老年人。在社区建立老人护理管理中心,服务老人。老年护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管理上要建立统一部门管理,分级配合的服务体系,使护理服务资源优化整合。
3.4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设置护理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护理员注册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并建立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吸引一批人从事护理行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失能、半失能、失智和慢性病老年人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独居、空巢现象已成常态化,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之后,国内掀起了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浪潮。在“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护理内容多样化、护理服务多元化的态势,而当今的护理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2]。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对护理人才需求与护理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加快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老年护理人才,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医养结合,是集疾病预防、护理、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即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有机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3]。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家庭、社会养老为主的“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的照护模式,以老年人健康、保健、医疗、护理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传统的日常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着重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便利、及时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对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健康需求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整体护理服务。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较早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0.5%,预计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2.88亿,其中有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人,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00万人。我国患慢性病老人数量占50%,住院率达到15.3%,需住院未住院老人占28%,行动不便的老人占14.2%,长期卧床老人占4.0%,半数以上的老人希望被长期照料[4]。有人预测,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将有可能达到90%[5]。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疾病病种复杂、罹患率高、并发症多、疾病转归差、治疗难度系数高、治愈率低、康复效果差等,老年人的照护和健康问题形势严峻。
(二)以家庭照料为主的养老功能日渐衰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迁移的影响,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居住率下降。巨大的生活压力、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导致子女对老人生活、健康、精神等层面的需求照料不周,慢性病老人、失能半失能残障老人、绝症病老人的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更是无暇顾及。同时,家庭规模由1982年的平均每户4.4人减少到了2010年的每户3.1人,家庭中承担长期照护老人的成员逐渐减少,家庭整体负担增加。另一方面,养老机构中子女探视频率月平均只有3次[6]。如何承接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三)老年人有较高层次的护理需求随着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弱,病种呈现多样性、高发性和并发性的特点。老年人一旦生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病情复杂程度高、治愈率低、恢复期长,容易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和各种后遗症,伤残、失能和失智率高。此外,由于老年人会发生焦虑、淡漠、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等多种负面情绪,其对生活照料、心理纾解、精神安慰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有更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护理任务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对大病初愈、消耗性疾病、恶性病和癌症晚期的失能老人,门诊就诊率高、住院时间长,不仅仅需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常规服务,还应得到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护士的中长期照料。因此,老年人对专业护理服务具有更高的需求。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护理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滞后,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日俱增的需求。培养老年人亟需的护理人才,成为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老年护理观念,发展老年护理教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数和社会适应力会普遍下降,要达到身心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状态,不仅仅是延长生命的期限,更要注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失能、半失能、残障的风险。老年护理任务不再是传统单一的生活照料,更多的是满足老年人对疾病预防保健、身体和心理健康、具备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护理需求。要更新和转变老年护理观念,一方面,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多途径鼓励更多的人从事老年事业;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响应“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新政策,解放思想,与社会对接,发展老年护理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人才。
(二)明确老年护理培养目标,满足医养结合需求国发[2013]35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人,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素质高的养老护理队伍,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护理教育必须以此为转机,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知识面广、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衔接,在“未备先老”“未富先老”背景下,解决老人养老的问题和医疗供需矛盾,走“医养结合”“依医托老”之路。
(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本科、高职院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医养结合”“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及自身特点和优势,完善老年护理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或相关方向专业,编写专业教材,设置相关课程模块,完善课程体系,设立专业性、针对性强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老年护理教育特色,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岗位需求,加快培养医疗护理服务型老年护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护理服务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四)推进继续教育,完善老年护理人才培训体系集诊疗、保健、托老、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给老年护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6]。由于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短缺,因此,应加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训工作。要建立各级培训基地,促使老年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更具专业化、规模化,并为老年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要建立在岗人员培训制度,对在岗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根据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制定适合我国老年人特点的培训内容,颁发相关证书,给予相应的资格认证,提高在岗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老年护理服务健康发展。
(五)多措并举,加快老年护理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汲取、整合资源,提高老年护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老年护理教学质量。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老年护理实践活动,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邀请国内外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和专家共同参与到老年护理教学工作,进行教学观摩。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开展区域间老年护理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和丰富教师知识水平。重视老年护理科研工作,特别是在老年护理教学、实践、伦理、医养结合、照护、临终关怀、法律法规等领域大力开展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开展老年护理科研活动,指导老年护理实践,提高护理质量。
[1]朱凤霞,王震.长期照护供需失衡的政策分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6,9(9):34-37.
[2]孙雯.“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5):46-48.
[3]杨景亮.建立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冷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9-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产出表.
[5]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07):405-40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显现出了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生活的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崛起和完善,人们生活已经受到了更多积极的影响。当国家在医疗设备和药品研发领域的投入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后,人们对于医疗和健康的研究,成为当下人民生活的一个迫切关注点。生老病死是整个人类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固有趋势。在个人层面,人们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保护意识;在国家层面,政府需要对于相关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口,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应急方案。对应人口护理的细分领域,建立在现有国民保险制度基础上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国政府正在逐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当下人们理念的冲突,人们对于护理保险制度的理解还处于模糊阶段,甚至是在偏离的误区里。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当下面临的保险制度有着十分明显的缺陷。因此,若要有效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则对于其各方面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失能老人的所占比例不断扩大,这其中需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则显现出其特有的严重性。根据最新的报告指出:在我国,处于轻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84.3%,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比例为5.1%,而重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10.6%。这种严重的状况,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失能老人数超过一千万的国家。过于庞大的人群基数和不断凸显的新增人口,使得我国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国家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日趋完善,工业化发展持续加快,产生了大量劳动人口的目的性迁移,使得传统家庭结构的护理模式更加趋于小型化操作。尤其是在全球独有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下,8-4-2-1圣诞树型的家庭结构的形成,让建立在传统的多子女陪护的护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趋势的要求,逐渐退出中国社会的历史舞台。
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与每个家庭的整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家庭能都承受的护理费用。在我国,一般城镇老人在退休后,可以平均领到2000元/月的养老金,而农村老人则根据地域的差异化,在经济压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应的,失能老人专业护理费用则需要4000-5000元/月。这大大超出了现有个体人口的支付能力。根据《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城镇老人人均可承担费用1016元,农村老年人可承担费用172元。除了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外,绝大部分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则必然的由整个家庭来共同分担,这与当下中国8-4-2-1圣诞树型的家庭结构,会造成根本性分歧。
单独由家庭或者个体来承担整体的护理费用显然并不合理。在客观上,也需要国家对护理机构的搭建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医学上所通用的护理标准,按照生活的依赖程度,分为部分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完全护理依赖三类标准。而即使最低的部分护理依赖护理人员的年平均培养费用,也要在5000元/人以上。若按此标准核算,在全国范围内的3000万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投入每年则达到1500亿元以上。养护理机构也有其自身的资金、场地和人员等条件限制,其所提供护理服务内容和护理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护理机构的资金困难,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人类社会在100年间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痛。因此,由于战争带来的生理伤痛和精神创伤,在战后全新的世界格局下,国外发达国家先后推出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跟进推出了各项实施政策,加以辅助执行。这既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战后福利保障,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使得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霸主美国便开始在全国实施并推广了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制度。而在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也于1986年推出了法定护理保险制度。稍晚时间,经过战后恢复的德国也在1995年全国实施了强制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世纪之交时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于2000年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根据其出资承担的主体不同,长期护理保险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商业险模式,主要以个人和家庭为主要出资主体,当个人或者家庭对于保险金额无力承担时,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承担补充资金的责任。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调动个人参保的积极性,处理手段灵活,实施效果显著,政府财政负担相对较小。而另一种是强制险模式,主要是由国家统筹规划,颁布法律条例,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担,强制执行。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全民参保体系的搭建,消除因个体条件的限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政府的设计工作繁琐,监管体系尚需完善,财务开销较大。
对于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当代世界社会体系新生事物,从诞生到发展,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目前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条件的限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以下方面体现出其特有的特点。一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通过商业手段或者法律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老年人护理问题。二是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准备基础上,充分了解护理保险制度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风险,同时也会暴露出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三是在8-4-2-1圣诞树型的新型家庭结构里,以家庭护理为服务形式,以护理患者为整体中心,让需要照顾的失能老人在熟悉稳定的环境里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把家庭转变为护理康复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失能老人的温馨照顾,又能降低住宿专业护理机构的高额费用。四是建立完善的护理服务保障系统,对失能老人多样的护理需求提供全面保障。实现了服务综合化、地区联网化、窗口一体化的转变,达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其服务内容则涵盖了医疗护理、精神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方面。
相对于国外的较成熟经验,国内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仍旧处于探索阶段。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随着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相继分离运转,国家政府对于仍处在摸索阶段的保险制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做出了相应的实际支持。同样,经历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也分别开创性的提出了特有的保险制度体系。以下分别选取有特点的城市经验加以介绍。
北京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结合北京的历史特殊地位,北京市政府在继承之前多项养老福利措施的基础上,对待特殊老人群体,建立了身心状况、经济条件和服务需求结合的评估机制。针对低等收入家庭的老人,提出了针对性的经济补贴制度。同时,北京市政府在养老护理保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把老人在养老院医疗室的看病费用也纳入到常规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特大型城市,也对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索。主要在户籍人口方面,以制度设计为导向,实现护理保险同医疗保险相结合。其次,在限定条件下由医疗保险机构主导,待时机成熟时转换到社会机构下统筹管理。再者,破除资金分散的格局,以暂时不增加医疗保险费用为前提,从个人医疗体系中将资金划出,按照目前一定标准的比例,在工伤保险中扣除。同时,扩大服务范围,对于诸多现有的养老机构,提供相关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最后,定向支付费用,按照相应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帮助老人进行上门护理服务等。以上实践措施,初步具备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雏形。
作为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市于2012年7月颁布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先从部分试点开始,逐步过渡到全面实施。其中规定,凡是在青岛市内参保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非从业人员、老年人和部分残疾等级严重者,均可同时参与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在护理保险试运行期间,通过调整个人账户结构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的配合比例,政府财政部门会根据对应基金情况,给予个人和用人单位补助,不需要个人再另行缴费。但根据实际经验,若地方财政的基金压力较大,或者出现基金入不敷出的贫困地区,此类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其它地区。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切莫简单照搬一刀切。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人护理需求,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尽快建立起来符合现阶段国情的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先,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法规。当年龄达到45周岁以上,即可开始缴纳相关保险护理费用,或者从退休金中定期定额扣除。对于低收入贫困人群或者失业者,可以由政府承担部分负担。而属于贫困区的农村老人,政府可以承担全部费用。考虑到当前情况,可以建立公益性质的托老护理中心,由政府出资少量费用,向高龄老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其次,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规范和政策导向。通过科学方法,合理安排护理等级的划分。通过在规范上的政策倾向,促使居家护理模式的形成。在保证老人选择方式和权力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支付方式向实物方式(即护理服务)的转变。最后,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百姓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意识,做好基层的宣传配合工作。定期的对相关从业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高收入人群参与商业性护理保险。同时,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确保支出在合理的物价额度范围内,建立并完善对应不同保险周期的调节机制。
[1]崔恒展、李宗华.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内容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2(4).
[2]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理论与模式构建.人民论坛.2011(29).
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人口发展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1]。据估计未来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增加1000万人的速度高速增长。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十四五”时期,“60后”一代将成为老年人口重要组成部分,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整体教育水平、经济能力、自主意识较高,消费意识也较强,更加看重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需要[2]。因此,如何培养引进养老人才,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成为当下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海南于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6599人,占14.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1500人,占10.43%[3]。海南省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日益下降,生活难以自理,对专业养老服务、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的养老需求愈加强烈。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理念的转变,人们对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海南老年人整体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更高,消费主观性更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需要精神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同时,不同老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也催生了定制化养老服务的萌芽,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宜的养老服务已成为趋势。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对养老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养老服务专业知识、护理技能,以及养老机构管理运营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日渐成为海南养老业发展急需,这对海南省培养引进养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2017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多次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但整体来看,仍然无法满足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才需求,尤其是在养老领域。
海南省于2017和2018年分别出台了《海南省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和《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发展。尽管海南省有关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养老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养老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仍需完善,与之配套的养老人才保障和激励制度尚待落地生根。海南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这是海南省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1.养老护理人员。当前,海南省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市场尚不成熟。调查显示,海南省养老从业人员中承担日常护理服务和技术操作职责的养老护理员占64.47%,专业技术岗位(如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仅占3.95%,而从事养老服务行业超过10年的仅有6.58%[4]。海南省的养老护理人员在养老从业人员中占比最高,这部分人主要是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养老专业知识背景,仅能提供最基础的生活照料和基本安全保障服务,无法根据老人的性格爱好和需求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不利于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2.养老机构管理复合型人才。海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多层次、新形式的养老服务。兼具养老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海南省养老业非常缺乏的人才。海南大多数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服务类行业跨界而来,虽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但缺乏养老服务的行业背景,难以对养老业发展提出专业化、建设性意见。总体来看,海南省急需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养老服务背景,并能够对养老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3.医疗人员。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5]。近年来,医养结合的养老创新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课题组调研推算,海南省养老机构中仅有不到一半真正开展了医养结合模式,而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机构中的医疗人员多为医院退休离岗人员,未与大型医院直接签署医养合作项目。由于养老机构中医护人员培养机制不完善、待遇不合理、职业发展空间小[6],导致医疗人才流失严重。目前海南省大多数养老机构缺乏高层次专业化的康复护理人员和心理疏导人员,难以为老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护理、心理治疗等服务,从长远来看,无法真正满足海南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专业化、优质化的需求。
“候鸟型”人才是指来海南省季节性休养、生活、旅游,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自愿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省外人才。基于海南当地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个柔性人才引进文件吸引省外优秀人才,包括养老人才为海南养老事业添砖添瓦。但目前海南省候鸟人才引进计划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有:一是外省人才来琼“候鸟式”从业,难以全周期服务,给海南省养老机构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对候鸟人才接受度较低;二是相关信息平台不完善,候鸟人才无法获知潜在接收单位的需求,以及可以提供的工作条件,难以融入接收单位的团队;三是“候鸟”人才的经验和社会资本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励保障制度不完善,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等。
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美国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培养养老专业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此外,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作为养老业发展先行地区也相继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建设养老人才队伍,值得海南省借鉴。
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海南省各级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鼓励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大力培养引进养老人才。同时,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雷竞技APP,定期发放补助、津贴、奖金等,提高养老人才的福利和待遇水平。二是构建多样化养老人才培育体系,制定各类养老人才甄选标准,包括:组织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医疗人员等。同时,引导养老服务行业为养老人才创设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包括职业规划、职称晋升考核、能力提升培训等。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专业课程,为养老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海南省养老护理培训多开设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多为技术型养老从业人员,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养老人才方面力量不足。面对蓬勃兴起的养老服务业,依托《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提议推动高等学校设立与养老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或培训班,支持养老机构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解决海南省养老业发展中人才缺乏的问题。美国是养老机构和高校联合培养养老人才的先行示范国家,养老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海南省学习借鉴。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硕士阶段进入养老服务专业领域深度学习,博士阶段则进行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并鼓励学生创新研究;而密歇根大学在博士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培养,通过联合培养,获得精通多领域的复合型养老人才[7]。海南省各大养老机构也可以与海南省高校合作,一方面建立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启动“四师”联动(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临床康复师)的人才培养计划[8],培养技能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实施“养老高级管理领军人才计划”,对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管理学和养老服务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致力于培养一群熟知养老服务内涵、营运管理模式的管理人才,为海南养老服务业储备高层次人才。
1.大力引进候鸟人才。各地方政府重点关注人才密集区,随时留意各类养老人才的动向,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机构挖掘“候鸟型”人才,精准引进养老人才,与其签订合作意向。同时,也要接受各种人才毛遂自荐,满足海南省养老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2.搭建候鸟人才沟通平台,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省级政府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人才引进政策,带头搭建候鸟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候鸟型(包括养老)人才资料库,规范人才信息填报流程,及时更新人才信息。同时,充分考虑各类候鸟型养老人才自我实现和专业沟通的需求,根据养老人才专业性质实施分类管理,设置经验交流板块,通过探讨交流、经验分享,形成对海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建议。此外,信息沟通平台还可以定期推送各种养老活动,鼓励候鸟型人才切实参与到养老业建设中,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3.建立候鸟人才保障制度,提高候鸟人才归属感。为吸引高层次候鸟型养老人才,提高人才服务海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候鸟人才的激励和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合理提高候鸟型养老人才的福利待遇。首先,要保障高层次候鸟人才的合理收入,针对其工资较高而带来的高赋税可以根据其贡献情况,在合法前提下,采取返税减税政策;其次,采取人才绩效评估,表现结果为优秀的,可享受优惠待遇;另外,对能够提出海南省养老业发展建设性意见并被政府采纳的人才实施奖励。二是加大对“候鸟型”人才的保障力度,包括基本生活需求、经费需求、权益保障等。明确候鸟型人才和养老机构双方的责任义务,对人才住房、交通等基本需求给予资金支持,为候鸟型养老人才购买补充保险,以保障其工作期间的安全,增强归属感。同时,对于养老机构聘请高层次候鸟型人才的经费支出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的急剧变迁促使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量不断攀升。机构养老作为现代社会机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与支撑,在现代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然而研究结果显示[2],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与养老资源供应能力不足,传统的养老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入住老人对养老服务满意度低。如何提升入住老人养老服务体验,合理配置养老机构资源,促进养老机构良性发展,已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当下传统的养老机构正面临向智能化转变,但目前智能养老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本文以公办养老机构现有设备物资为基础,以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为主要目标用户,通过软硬件智能产品及其技术手段的介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的情感化智能养老空间。
相较于更高规格的民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更平民大众化,具有较高的普遍性与代表性,且研究结果更具有可实现性。因此本文将公办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养老机构服务流程的研究视角,通过观察法对养老机构设施展开调研,对入住老人围绕服务评价要素的5个维度[3]展开关于养老机构设施设备与服务评价的深度访谈。以浙江与上海两地的公办养老机构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公办养老机构每个起居室都配备单独的卫生间,部分重度(卧床)老人配备专门的手动升降护理床。每张床的上方都安装了起夜灯、呼叫铃、充电接口、开关、老人信息卡(图1)。老人日常接触的坐便器、淋浴器、走廊等都配备扶手(图2),卫生间有醒目的警示标语,同时起居室的整体装修采用淡粉色、米白色的淡雅色彩,适合老人休养。
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入住老人的日常需求,但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1)求助按钮设备及护理床的控制未考虑老人的用户体验。如图1所示,求助按钮位于床头的正上方位置,老人卧躺在床上时呼叫求助需要用手去摸索,呼叫方式困难;呼叫按钮设置的使用场景局限于起居室,当老人在起居室以外的场景发生意外时无法求助;老人无法自主控制护理床,需要依靠护理人员辅助,使老人易产生无用感。(2)无法及时响应紧急情况。如图2所示,部分老人会选走楼梯上下楼,而楼梯间的监控设备并无专人24小时视察,当老人在走楼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时,护理人员无法及时察觉。养老机构的部分服务设施具备一定的适老化,例如,床头、厕所等都安装紧急求助按钮,但对于紧急情况的响应不够及时,无法在老人发生意外情况或是突发疾病情况的时候及时提供救助和响应。
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的情感化智能养老空间,需要充分考虑入住老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因此基于调研结果分析建立具有代表入住老人用户角色模型(图3)。2.2用户旅程分析本研究基于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行为路径及流程建立相应的用户体验地图(图4)。通过调研结果对服务流程进行整理,将入住老人接收护理服务的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晨起活动期、进食活动期、睡前准备期和睡眠期。
当下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日常工作量大的现象,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无法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通过构建智能养老空间从而提升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及老人入住体验是文章的重点。智能养老空间设计的切入点在于:(1)拓宽空间内部信息互动渠道:针对信息渠道缺失,引入智能护理助手与实时监测护理平台等的物理、数字触点,智能护理助手分为入住老人端和护理人员端,由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分别随身携带。在养老空间中,智能护理助手作为链接老人、护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设备,协助护理人员高效完成服务项目。老人端智能护理助手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监测老人心跳和呼吸的频率、心率等有关人体生理特征的数据[4]并同步上传至实时监测护理平台,建立及时有效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指标的实时监测,协助护理人员及时提供紧急救助;实时监测护理平台记录老人日常医疗、康复、服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健康问题,建立老年人健康数据管理档案,协助养老机构对机构内部的入住老人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管理,通过智能护理助手给予老人服药指导与提醒;智能护理助手根据当日天气提供穿衣指导,使入住老人能够获取及时信息消除不安感。建立老人、护理人员、监督人员三者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渠道,实施多方交互及时收集与反馈的信息。(2)完善监督判责机制:针对监督判责机制缺失,增设监督人员这一基础性职能,监督人员通过实时监测护理平台与智能护理助手的链接监测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以及老人关键的生理体征与信息反馈情况。在用户流程中,增设后台实时监测老人生理健康指标的环节,当系统监测到老人生理健康指标异常时及时发出提醒并给出相关解决方案,通过后台将信息推送至护理人员端的智能护理助手。监督人员通过后台可实时关注护理人员及老人的实时状态了解具体情况,如护理人员无法应对紧急状况时,监督人员可代请医护人员前来救助,从而有效提高紧急救助的效率。监督人员与护理人员通过利用智能护理助手和实时监测护理平台可有效提高协作水平,从而提高日常护理服务质量。(3)增设养老空间的呼叫响应机制:针对呼叫响应机制,在空间内部的服务流程管理中增设呼叫与响应两个环节(图5)。在老人发出求助之后,护理人员通过智能护理助手反馈信息,告知老人需要等候多少时长。
智能护理助手是入住老人与养老空间的主要物理触点,在整个智能养老空间设计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设备的适老化:(1)设计:采用流线型圆润曲面造型,符合人机工程学,抓握感舒适(图6)。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灵活性大幅降低,导致感官和视觉等神经系统自发性衰退,因此在造型设计过程中,采用物理按键和触摸屏结合的方式,减少误触,减轻老人操作负担。求助按钮采用物理形式的大按键搭配易于辨识的橙色,配备硅胶挂绳与无线充电装置,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和静置充电。电动护理床的控制按键采用给人安全感的绿色,操作时界面同步反馈操作动态(图7),鼓励老人自理的同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界面设计上,老年人偏好清爽又不艳丽的色彩,同时更善于识别暖色,因此在界面设计时重点信息以橙色作为主色系,突出重要信息,采用精简的大号字体文本[5]与以真实事物为原型的拟物化功能图标[6],主页面功能图标按照老人实际需求优先级排序,降低老人认知负荷。(2)功能:除了基础的求助功能外,智能护理助手还可以控制护理床的起落、接打电话、播放音乐、三餐信息提示和服药提醒等功能(图8)。在控制护理床的过程需要实时语音反馈[7]和实时动态图标提醒,如图7所示,当智能护理助手控制护理床起背、落背时,界面会根据床体的角度进行实时变化,为了防止老人勿触导致安全事故,只有在持续按压物理按键时才能控制电动护理床的起落。(3)服务内容:在异常紧急情况下,老人佩戴的智能护理助手上生理体征数据显示为异常紧急状态,护理人员的智能护理助手及时发出异常紧急状态的提示警报声;在非特殊紧急情况下,老人佩戴的智能护理助手上生理体征监测数据显示为正常状态,当一键呼叫护理人员时,护理人员佩戴的智能护理助手会发出提示声。护理人员接收到老人的求助信息时,在其操作界面上以图标闪烁显示方式实时定位老人的位置,与此同时,监督人员通过实时监测平台关注求助老人和护理人员的动态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提供进一步帮助。护理人员接收到呼叫求助信息后,通过语音输入的反馈方式主动告知老人已经及时接收到求助信息以及前往求助老人位置需要多长时间,老人的智能护理助手可以实时自动接收护理人员反馈的信息,语音内容通过扬声器播放,老人由此获取等候时长的信息。入住老人、护理人员、监督护理人员三者的服务流、信息流如图9、图10所示。
搭建后台监督系统,引入实时监测护理平台,如图11所示,监督人员通过实时监测平台可查看当日值班的护理人员基本信息、是否在岗以及实时定位信息,同时兼顾养老机构的老人实时情况及定位。在实时监测护理平台界面中以养老机构的楼层、居室、床位等方式铺陈出所有老人,用不同颜色的圆点图标代表老人不同的状态:绿色圆点代表当前无服务需求且关键生理健康指标正常的老人;橙色圆点代表当前老人通过一键求助按钮呼叫服务,但老人的智能护理助手监测到老人关键生理指标显示正常;红色代表当前老人的智能助手监测到老人关键生理指标为异常状态。当界面上出现红色圆点图标时,后台将收到以弹窗的形式显示的老人的基本信息、实时定位、关键生理指标,并快速将相关信息同步给负责该老人的护理人员及位于老人最近的护理人员。控制室的监督人员可实时监测老人及护理人员的动态,随时准备响应辅助措施,减少安全意外事故处理不及时、处理不当的风险或者老人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的问题,同时对于后期可能发生责任纠纷等问题提供判断依据。通过引入智能护理助手和实时监测护理平台,鼓励并辅助入住老人适当自理,有效安全地扩大老人活动范围的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忧虑和服务质量。同时,入住老人体验感的提升、养老机构职能的细化等将促进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
重新规划床位配备的设施,将开关按钮、床头壁灯等相关设备安置在每个床位的床头斜上方位置,如图12所示,老人在床上卧躺或是坐着都可快速操作,夜灯的开关按钮上镶嵌荧光色的涂层,便于老人在夜间的情况能快速识别开关的位置。床头安装暖黄色的壁灯。在保障照亮需求的同时不影响临床的老人。同时智能护理配备照明功能,老人起夜去厕所时可以将智能护理助手挂于脖间辅助照明。壁灯旁边为当前床位的入住老人的信息牌,信息内容包括老人的基础信息、护理等级、相关病史及护理的注意事项,辅助护理人员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不断改善养老设施设备,优化养老机构空间布局。部分老人在养老机构中会选择走楼梯上下楼,因此在养老服务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老年人活动范围无障碍通行,安装符合人机工学的辅助设备,有关紧急提示等重要的信息需要设置醒目的指示牌,为保障发生意外情况时护理人员能及时前往需要紧急救助的老人身边。将护理站规划在整个平面流程空间的中心区域,临近办公区、餐厅等公共区域,使护理人员可同时兼顾电梯、餐厅、走廊的情况,减少老人发生意外的概率,缩短护理人员日常护理流线,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也能及时提供救助。
在老人入住时考虑个体差异性,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数据管理档案,依据个性化需求,为入住老人每日推送三餐信息提示和服药提醒。在老人入住前,提前询问其作息时间,将作息习惯作为安排住宿的考虑因素之一。为老人构建专业舒心的生活环境,提高其入住体验。结语机构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对养老机构现有设施设备展开调研,将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作为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对象,总结和分析出老人在传统的公办养老机构的痛点,通过引入智能设备,优化养老空间呼叫响应环节,加强对老人关键生理体征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为构建安全放心的智能化养老空间提供物质基础。对护理站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扩大护理人员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护理人员能及时响应,避免纠纷。为公办养老机构构建智能养老空间提供有效方案。
[2]青连斌.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03):75-83.
[5]袁蕾.基于感知的老年人智能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与操作流程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