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否认有些老年病人怕别人知道自己年老体弱,害怕遭到家人的嫌弃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1.1.1 否认疾病存在。有些老年人对医护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
1.1.2 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老年人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1.2 焦虑:老年病人多已退休,收入减少,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终身疾病,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容易对医疗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食欲不振,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自动出院率高。
1.3 恐惧: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后自理能力,心理压力较重,会产生忧郁感和恐惧感,情绪易烦躁激动,当病情较重时,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病人主诉常与体征不符合。另外,一些对其陌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也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产生恐惧心理。
1.4 孤独感: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老年人由于丧偶、离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较少,病房病人形形,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1.5 幼稚心理:有的老年病人表现天真,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缺乏信心,对家人和医护人员过分依赖,生活意念下降,自己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
1.6 自尊心理: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意见,有时候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可能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2.1 尊重老年病人老年病人渴望受到重视和尊敬,喜欢谈往事,因此对老年病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要说明原因,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平时谈话要肯定他们过去的成绩,特别是过去担任领导的患者,在家里是长者,在医护人员面前则成被管理者,潜意识中又可能顽强的保持着角色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帮助病人适应角色转化。
2.2 关心老年病人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准确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从老年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雷竞技APP老年病人住院治疗,打乱原已习惯的生活方式,感到生活很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别人。因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更要细心照顾。
2.3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老年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独特方式,护士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要轻易否定病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不良的方式尽量采用协商提醒的方法指出,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对疑心较大的病人要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性,帮助病人用理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逐渐缩小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保持良好的情绪。
2.4.1 家庭的配合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家庭要给病人创造倾诉发泄机会,一旦病人把积压在心头的负担和怨气倾泻出来,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就会缓解,治疗的信心就会增加。护理工作者应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要给家属以安慰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
2.4.2 老年病人是社会的一员,方方面面都需要社会特别是单位同事、亲朋好友的关照,如果病人单位及社会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病人治疗,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的生活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也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老年人患病常表现为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多病共存,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病程长、恢复慢且致残率高,易发生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药物治疗副作用多,心理、社会因素也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雷竞技APP。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复期长且病情复杂,而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不但使老年人活动受限,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008~2009年笔者通过对新疆巴州且末地区和新疆巴州焉耆地区老年人的随访问卷调查,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如何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保健和护理,从而不断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质量,达到预防疾病,减少残障的发生。结合临床实践,现就护理工作中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谈几点体会。
1.1 保健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早睡早起、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1 h左右,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稳定情绪;做好睡前准备,如漱口、梳头、温水泡脚、开窗通风等;睡前进食有助睡眠的食物,如喝热牛奶、吃大枣等;睡前不饮咖啡、酒、浓茶或大量水及服利尿剂;进行放松训练,如气功、太极拳、肌肉放松训练等。
1.2 护理 找出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进行对因处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光线和温度适宜,床褥整洁;建立活动和休息时间表,白天适量增加活动,减少睡眠;集中进行护理活动,减少对患者的干扰;睡前排尿,晚8时以后限制饮水量;提供各种促进睡眠的措施,如不饮浓茶;摆放舒适;听轻音乐;读娱乐性书籍;身体不适者,按医嘱给药等;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夜间不宜下床入厕,以防摔伤,床边需放置便壶。
2.1 保健 保持平衡膳食,做到饮食不贪(不贪肉、不贪精、不贪硬、不贪快、不贪酒、不贪吃、不贪热),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和蔬菜水果,注意补钙;食物要香、好、杂、少、细、松、软、烂、淡,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2.2 护理 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保持舒适的进餐,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偏瘫者采取健侧卧位;鼓励老年人与他人一起进餐,增加食欲;条件许可,鼓励自行进食;不能自行进食者,协助喂饭;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上肢活动障碍者可以给予各种特殊的餐具,鼻饲者按照老年鼻饲要求进行护理。
查找便秘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规律生活,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调整饮食,适量增加粗纤维素、高维生素、含脂肪食物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在体力许可的条件下,指导其适量体育活动,卧床者,给予被动活动;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用双手顺结肠蠕动方向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用开塞露、缓泄剂,小量不保留灌肠等帮助通便;在各种方法无效时,可采取人工去便。
掌握老年人的饮食原则,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的食物;严重腹泻时,可短期禁食,恢复期吃少渣少油及半流质。适当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集标本送检,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保证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10%鱼肝油软膏以防皮肤破溃;掌握老年人的排便规律助其排便;被疑为传染性腹泻的老人,应进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查明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憋尿;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白天饮水2000 ml,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进行外部引流尿液;对留置导尿者,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
经常监测血压,改善老人的视力、听力、认知和情绪,引导老人正确的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指导家人熟悉老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改善老人的居家环境和衣着,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照护和安全、便捷的生活空间;夜间睡眠差可导致思维和判断力下降,易发生跌倒,所以应指导老人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导老人注意日常安全,如不要攀高取物,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等【sup】[1]【/sup】。
离退休、疾病、空巢家庭等都会导致老年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自卑、迷茫、失落、抑郁、焦躁等负性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必定会降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调查发现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情绪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要尊重、理解、信任老人,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情感危机期;指导老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指导老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家人多安慰、开导老人,及早发现老人的异常心理;作为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以减轻或消除老人心理障碍,延缓心理衰竭,增加其心理健康【sup】[2]【/sup】。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衍生出一系列医疗保障、生活料理、疾病护理等问题。人老病多、用药亦多,这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发生一系列的功能变化,各个脏器均出现退行性变化,住院老年病人用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本文对我科100名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在口服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对策,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药疗监护得到有效保障。
选取2006年4月—2008年1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科68岁—89岁,平均(78.0±4.3岁),住院老年病人100名(意识清楚、能独立回答问线例,大专以上18例;伴发1种疾病者45例(占45%),伴发2种疾病者19例(占19%);伴发3种疾病者16例(占16%);长期同时服4种药物者12例(占12%),5种以上药物者59例(占5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的内容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临床常发生老年病人口服用药常见问题自行设计,共6项。经我院五位护理专家审核修改,认为效度可靠,重测信度为0.80。重点内容包括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常见存在的问题和护士对病人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两方面。
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护理工作不到位现象,如护士发放口服药时不能做到服药到口,发药后又不能及时督促患者服药,因此,有41.0%的患者因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率差,曾发生过漏服服药;有40.0%的患者由于不懂得药理知识,擅自服用院外带入的药物;有30.0%的患者不按指导服药;有25.0%的患者不能按时服药;有23.0%的患者有不能自行拆除药物包装;又如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护士发药时不备水或水凉后未及时为患者补充热水,从而使患者不能及时服药,造成患者漏服药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调查中发现,有47.0%的老年病人在服药过程中发生过呛咳。临床上常有多种疾病因素可导致老年病人吞咽功能障碍。有28.0%的住院老年病人希望自己独立服药;调查中有64.0%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自行用药,不同程度影响到住院期间正常药物服用。由于服药种类太多、次数频繁也会造成病人忘记服药、不能按时服药等安全隐患。
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评估不全面。老年病人记忆力减退,且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有些药物需分别服用,因此,容易发生漏服或忘服药物。反应出临床护士对老年病人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了解老人的困难。护士对老年人实施人文关怀认识不够,护理工作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现象,护士在发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服药到口原则,未能及时督促,致使病人漏服药物,影响治疗。本调查中有23.0%的老年病人不能自行拆除药物包装,护士在发药前有时未能及时打开包装,导致老年病人不能及时用药。另外,13.0%老年病人不能自己准备服药用水,护士履行职责发药时备服药用水,可避免老年人因备水困难发生烫伤等意外。
3.3 增强护士服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住院老年病人服药安全的保障[4]。
护士从负责备药、发药到协助老年病人服药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服药安全,护士长应加强护士对服药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服药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使护士做到主动对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针对老年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也要给予协助与督促、指导。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5],坚持执行服药到口原则,服务到位是有效预防老年病人服药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保障。
3.4 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进行安全服药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服药安全性。
有些老年病人在住院前就长期服药,已形成自己的服药规律,对病房护士实施的服药到口顺从性差[6]。因此,护士长、护士应加强对病人家属、陪护人员的管理,主动向他们宣传安全服药知识,并及时与其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和分析患者服药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告诉他们预防措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服药安全性。
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器官功能逐步退化,当其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会出现一系列护理问题。尤其呼吸内科的住院老年患者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常使得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困扰。因此,本文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就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38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8-83岁,平均68.2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大叶性肺炎1例,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痰、咳嗽和咳血等。
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例记录总结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相关的护理专家和医生进行审阅、修改和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共发放38份调查问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收回调查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依据回顾性分析和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中常见问题如下五类,分别是心理护理问题(86.84%)、日常护理问题(71.05%)、皮肤护理问题(55.26%)、饮食护理问题(42.11%)和用药安全问题(42.11%),见表1。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长,老年患者长伴有其他的慢性病,住院治疗周期长,起效慢。常导致老年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心态,这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心态和环境有关,心理护理问题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最常见问题。对策:心理护理问题是临床护理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要有效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首要是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应提供相关疾病及心理学信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家属应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关心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和转移注意力。还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一般都会存在睡眠质量的问题,另外,身体各项机能也下降严重,行动不便,容易导致意外损伤。对策:对于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患者单独居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在体能允许下多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改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老年患者多长期卧床,室外活动较少,且因为身体和生理问题,老年患者常常很难翻身,严重者将不能翻身。这些情况将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很多的皮肤问题,如压疮等。对策:保持病房的清洁和通风,保证患者病床的干燥和清洁,鼓励患者经常做翻身等运动。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之外,在清洁患者皮肤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并减少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合理的膳食安排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以便满足患者的身体需求,同时,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用药安个问题同样是住院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和免疫功能的下降,导致每种药物对患者的效果出现明显的差异,用药时对该问题要慎重考虑。同时,老年患者错服和漏服的现象严重。对策:老年患者常忘记吃药、或忘了己经服过药又过量服用,所以口服药必须由护士按时送服,并且要监督患者,不能将药放置在患者身边。按时叮嘱,避免错服或者漏服的情况。服药后要时刻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并通知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一般多为慢性病,病情复杂多变,很容易出现意外状况,要是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出现麻痹大意的话,就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说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尤其是目前国内医患关系日益紧张[1]。一般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因此,如果可以早期发现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隐患的线],就可以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本文就是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60例的日常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3岁―86岁,平均年龄69.1岁,以上患者均有慢性病史,伴有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咯血、胸痛等。
1.2 方法 :主要是对此60例患者提供连续整体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平时进行详细记录,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60例的日常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将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心理问题、跌伤问题、走失问题、自杀问题、皮肤问题、用药问题[3]。
2.1 心理问题 :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在积累成功与失败的同时,身体的器官也开始老化,包括大脑、心脏等等,这些就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智力退化、反应迟钝、以及其他各个系统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心理出现变化,因为很多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导致久治不愈,加上担心病情更加严重造成的经济负担,思想上就会更加复杂,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比较激动,常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顽固、不积极配合治疗,或是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 对环境缺乏兴趣。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就要多多做工作,让患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疾病。
2.2 跌伤问题: 一般老年患者要是出现跌伤的话,都会比较严重的,其中因为跌倒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是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甚至死亡的重要的原因。另外由于呼吸内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常有活动后气促、胸闷, 运动能力受限且反应慢, 自我估计不足, 在日常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例如跌伤等,就会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一个恶性循环,患者本身就是由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加上年纪比较大而体质比较差,
就更不容易恢复跌伤。对于这种情况,平时护理就要做到在病房内以及患者常去的地方保持干燥,地面无积水等,防止滑倒,还有就是平时更换床位或是体味时注意动作轻缓,外出的时候要嘱咐家人或是护士陪同。
2.3 走失问题 :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因素,视力以及记忆力均会有所下降,所以常常会出现走失的现象,一旦走失的话,老年患者就容易出现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不好,有慢性呼吸性疾病,没有人及时照顾,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所以走失问题也要重视。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外出检查的话应有人员陪伴, 必要时给患者戴上手镯并在其上写清楚患者姓名、疾病、联系电话, 并要求家人陪伴, 另外医护人员加强巡视病房, 并且患者在入院时必须要留取其监护人或亲属的联系方式, 一旦出现患者走失的话就可以便于医院启动追踪制度以及及时通知家属。
2.4 自杀问题 :此种现象也是经常见到的,有些老人觉的生存没有价值,而且还会增添家人的负担,治病也治不好,缺乏治疗信心,再加上无法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心理出现问题,性格改变,不与人交流,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觉得生活无趣,这样就容易产生厌世的情绪,导致自杀问题的出现。其实自杀问题算是心理问题引发出来的,所以医生护士不仅自己平时要注意患者的言行,必要的时候还要跟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多给患者精神上的慰藉,让患者觉得自身活着还是有价值的。
2.5 皮肤问题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 容易发生压疮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还要跟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帮助患者翻身,同时需要记录下时间,皮肤颜色等信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多多注意,必要时给予气垫床来预防,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综合营养等,还要保持清洁、干燥、干净。
2.6 用药问题 :这里包括输液以及用药问题,输液问题常常就是输液外渗,呼吸内科老年病人病情复杂,静脉用药也比较多,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输液时容易发生静脉炎或静脉硬化,雷竞技APP若输液外渗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软组织水肿或坏死。还有就是很多药物会造成老年人产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多种药物还会导致出现疏忽的可能性增大,例如忘吃,少吃等。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输液水平以及用药的时候护理人员要严格密切患者的服药,以减少因为药物方面而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诉,要想给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护理问题的话, 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1] 全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分析[J].医学产业资讯,2007,4(34):37-38.
1.1排泄问题:在机体老化的过程中,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可出现生理功能减退,老年人的排泄形态发生改变,如便秘、腹泻、尿失禁、尿滁留等。
1.2睡眠问题:失眠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失眠是指睡眠不足,导致正常睡眠受到扰乱,失眠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情绪,甚至使意外伤害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的失眠既涉及健康问题又涉及社会问题。
1.3安全问题:由于衰老,老年人可出现意识模糊、失去方向感、判断力减弱、记忆力减退及应变能力降低,老年人自我防御能力明显下降,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跌倒和用药问题。农村老人存在用药较随意,缺乏科学性。
1.4健康知识缺乏问题:农村老人普遍文化层次低,自我保健意识差,获取信息途径局限。所以他们往往缺少有利于健康这方面的知识。
1.5角色改变的适应问题:进入老年期,面临离退休问题,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离退休后,生活规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长期习惯的作息制度被打乱,许多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常常会产生颓丧情绪和失落感。另外大多的农村老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随着逐步劳动能力的丧失。担心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而变得敏感,显得罗嗦、唠叨、固执,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2.1老年人因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很容易延误诊治,因此护士不但要掌握老年人发病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观察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老年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2.2护士可通过一切与老人接触的机会进行有效沟通,收集正确完整的资料,从而做出护理评估,为准确、及时、完整地实施良好的整体护理打下基础。评估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能否有效呼吸;能否维持身体各部位组织的血液循环;营养状况;大小便排泄是否正常;肢体活动能力及协调程度;休息与睡眠状态;感觉器官的功能;记忆力、智力及人格类型;适应能力;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自我照顾能力及安全情况;护理需要等。
2.3农村老人普遍健康知识缺乏,所以健康宣教就显得犹为重要,可通过集体讲座、利用传播媒体讲座和社区健康咨询等形式来指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另外,在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用语,态度谦和,尊重听众。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 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线]。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的重要社会问题[1],老年病人在医院的入住比例也逐年增加,加之近几年医患矛盾所导致的激化背景下,认真了解老年病人入院时的不同心理需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对策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患矛盾的必须前提和有效手段。本研究随机对收住三级医院内科老年病区住院病人中的60例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老年病人的入院心理需求,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老年住院病人入院时的心理需求,并且相应提出护理对策。
随机抽出6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病人神智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问卷有效。排除标准:神志不清,精神障碍:不能正确自主回答问卷的病人。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75±7.7)岁。体重(73.3±13.4)kg。身高(164±24. 7)。cm。入院第一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18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神经系统疾病10例,内分泌系统疾病9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
病人入院办理住院手续以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由接诊护士发放调查问卷,病人在病房独立完成问卷评分,封闭问卷信封交回。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住院号、身高、体重),针对住院期间最常见的、询问频率最高的护理管理问题和要求共26个项目,内容包括专业水平、服务水平、交流能力、科室管理、病房辅助配套设施管理等护士长日常工作重点内容。调查中病人根据自己对该项目期望程度和表格中提供的标准,对每一个项目进行选择,选项包括“无所谓”、“希望做好”和“要求做好”三个。完成全部问卷调查以后,60份问卷均有效,全部问卷均交由另一个科室人员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病人住院后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会自然产生一定的需求,所有年龄的病人都会存在一定相同的、具有共性的心理需求[2],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体现。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护理工作细节上的更多要求,这一点也正与老年病人的慢性疾病特点和较长病程相吻合。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直接对病区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在病区护理工作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3]。作为老年病区的护士长针对老年
病人的心理需求特点,在护理工作的决策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现在新的护患关系,除严格按照护理工作要求做好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以外,对于老年病区的护理工作做出以下进一步的护理要求和护理管理决策更加有利于深化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工作。
老年慢性期病人的病程一般较长,如中风后遗症,糖尿病病人,记忆力减退,容易沮丧不安,失去信心,产生家庭和社会累赘感,精神不振。护十长应要求护理人员经常与病人反复沟通,耐心向他们进行卫生知识宣教,使病人有信心配合治疗。
老年病人住院时间长,对于病房内部的各项生活设施的使用需求必然多于青年病人,加之老年病人对一些电器设备的操作上存在一些困难,所以妥善解决好老年病人的病房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方便,使病人尽快体会到温暖如家,减轻焦虑,增加信心,改善病人对疾病的消极心理。
护士的庄重仪表,和善文雅的举止,年轻愉快的笑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老年病人产生受到尊敬重视的感觉,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往往多于医师,病人会在服药或者护理操作的时候,反复询问与自己治疗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问题,如药理知识和化验单结果的意义、正常值等,迅速、准确的回答就可以快速拉近护患之间的沟通距离,极大地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护士长在护理学习的安排上不仅仅要强调操作技能[4],针对于老年病的常见病种的病理、生理、药理知识的考核同样需要常抓不懈,并且经常性邀请专科医师进行小讲课、小讨论。
在没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大环境下,收费上的小失误常常可以导致病人和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极大不满意,虽然多数情况下为病人的误解,但是如果护士在与病人或者家属沟通时,如果可以细化解释收费步骤,分解收费过程,将大大减少病人对收费的投诉。护士长对于收费工作应当倍加注意和重视,不多收也不能漏收[5]。对于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训练时,加入常见医疗护理项目收费内容的讲解和考核,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当必要的。
对于老年病人家属的意见及时解释、说服可以打消病人和家属的疑虑和误解,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治疗。同时,作为护士长也应当反复强调在与病人以及家属交流前,与医师取得一致性意见和结论的重要性,不要妄下结论,随便表态。
老年病人多是长期反复住院,病友之间长期生活在一个单元有可能出现一些纠纷事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妥善的处理,可能进一步妨碍到护士长对病区的有效管理。定期组织一些适合老年病人参加的互动娱乐活动,增进病友之间,医患之间,护患之间在不同场合下的了解,最终会惠及整个病区医疗、护理环境的改善。发现老年病人或者家属闻的纠纷后,及时、公正地处理,无法处理时及时上报、移交,可以促进护士长工作的贯彻和实施。
作为护理管理的主要执行人和决策人,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特点制定出适当的护理对策,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1] 钟华荪.广州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4.
[3] 杨笔文.试论护士长的多元意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47 -48.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每个公民,特别是医学界人士义不容辞的任务[3]。随着年龄增加,总睡眠时数及深睡期会随之减少,然而睡眠中断的频率却随之增加,有些老人睡眠周期也会提早,因而常常晚餐后就寝且天未亮就起床[4]。睡眠型态的改变会影响睡眠的质与量,及日间的生活。据报道,15%~30%的成人中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质量问题[5]。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将逐渐减少是人们传统的认知,老年人单纯因为睡眠质量不佳到医院求治者很少,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仍然服用安眠药改善睡眠的现象比较普遍[6]。医院的老年住院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常常被睡眠障碍这个问题所困扰,因躯体疾病住院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问题却往往不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而上述问题却给不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长期睡眠质量差可使人的生理节律、大脑功能等紊乱,活动能力降低,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失眠者较正常人有较多的忧郁和焦虑情绪[7]。早发现、早治疗,保障良好的睡眠,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满意的生活品质。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参考相关文献等方法研究了解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相较于其它年龄,老年人有比较高比例的睡眠障碍。因此,本文研究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对提高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研究的对象: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收治的老年患者。
2.2 一般资料:①年龄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②调查中原发病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等为主。③均无语言及智力障碍患者、甲亢、脑血管疾病以及有院外长期失眠史。④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⑤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病人。
2.3 研究工具、方法:使用的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对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问卷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个人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初次住院、重复住院、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理因素、心理问题、环境及生活习惯改变、睡眠颠倒、治疗及不适当的刺激、活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等;第二部分采用李建明等[6]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1-2](SRSS)进行测评,SRSS包含10个睡眠评分因子,分别是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噩梦夜惊、服药情况、失眠后反应,每个因子根据问题出现的频度和严重程度以5分制表示5个等的得分,总分为50分,≥23分者为失眠,得分越高则失眠问题越严重。本次问卷具有良好效度,对本组问卷一周后预实验随机抽取15名老年患者进行信度重测,前后两次r0.80。
使用的软件:SPSS10.0版本,计量资料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两组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检验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失眠病人睡眠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采用回归分析。
3.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调查老年住院病人262名,共发放问卷262份,回收了230份,回收率87.8%。230例病人SRSS评分与常模比较(见表1)
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问题与常模比较,睡眠评分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
3.2性别状况:女112例,男118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32例,无配偶98例;首次住院102例,重复住院(指住院≥2次)128例。不同年龄、性别、住院次数病人的睡眠因子评分比较(见表2)
生理问题对睡眠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是其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其他7个因素固定不变时,生理问题存在时,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性就增加69.510倍;心理问题在其他7个因素固定不变时,心理问题存在时,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5.379倍。环境及生生活习惯改变在其他7个因素固定不变时,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8.900倍。
由此可以看出导致老年住院病人失眠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及生活习惯改变。
4.1 失眠是老年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呈现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不少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它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8],而住院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睡眠质量对其病症的恢复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不重视病人的失眠主诉,也缺乏客观衡量睡眠质量的方法,仅仅把睡眠时间及入睡情况作为评价失眠的指标,本文采用李建民等编制的SRSS对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230例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住院病人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失眠,存在的睡眠问题均显著高于常模(P
4.2 老年住院病人失眠状况特点:李建民等2000年应用SRSS量表[1-2]对全国十省市不同职业的1万余名人群做了睡眠质量调查,发现不同职业群体及不同年龄组的睡眠问题存在明显的差异,本调查以此为常模,以老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 ①老年住院病人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失眠,该群体在睡眠的质和量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和失眠后反应三个方面。②无配偶的老年患者较有配偶的老年患者情感脆弱,更加容易发生失眠。③老年女性病人与初次住院病人存在较多的失眠问题。前者可能与白天活动减少,其情感敏锐、细腻,住院后顾虑、牵挂较多有关;而对于初次住院的老年患者,可能与其对环境的陌生感以及初次面临疾病的威胁,心理上暂时难以调整有关。
4.3 导致失眠的主要因素:导致老年住院病人失眠最常见的原因是疾病所引起的生理不适,包括疼痛、呼吸困难、心慌、尿频、咳嗽、恶心、腹胀、身体制动、皮肤瘙痒、睡前过饱或过饥等,使身体处于一种不舒适的状态,从而影响睡眠。因此,我们应改变观念,切忌认为是“正常现象”而要求病人“忍”,应该认真倾听病人主诉,细致观察病人的反应,只要影响了睡眠,就应与医生联系,予以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而导致病人失眠的另一个原因是病人的心理因素。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年轻一代往往难于兼顾到老人,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缺乏[4],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如担心疾病预后、病情反复、住院经费、牵挂孩子等,都可引起不良情绪反应。还有部分老年病人因丧偶引起“空巢症”, 感到忧虑、孤独、抑郁、害怕等[9];因此,当这类病人失眠时,要设法了解其心理状况,针对其失眠原因予以心理疏导,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必要时可充分发动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情感支持。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环境生活习惯改变。新环境的陌生、床铺不舒适、温湿度不适宜、特殊气味影响;病房的噪声、收入新病人、仪器设备运转、同室病友的和鼾声等;单调的生活、外出机会减少、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成为此次调查抱怨最多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在睡眠时间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将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一次性做完,针对噪声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失眠的住院病人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睡眠卫生指导与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合进行多种措施干预,可收到良好的效果[5]。
因此,只有了解掌握了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更好的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速度快,程度高,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因此维护老年群体健康,延缓衰老,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变得日趋重要。而老年人随着生理上的衰老,全身功能逐渐减退,很容易并发各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或使现有的较差睡眠状况加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虽然睡眠障碍不会直接威胁生命,却可造成焦虑、激惹、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精神疲乏等,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了解、掌握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满足老年住院病人休息与睡眠的要求,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 李建明,尹素凤,段建勋,等.SRSS对13273名正常人睡眠状态的评定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1
[2] 李建明,尹素凤,段建勋,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3
[3] 林婷,黄俊山.介绍香港老年护理.护理学杂志,2003,2:131-132
[4] 惠蓉,张华丽,张茹英.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实用护理杂志,2002,7:57-58
[5] 赵新喜,张军,谭纯英.对失眠症者睡眠的主观护理干预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3
[6] 戴付敏,孔莎,杨玉洁.老年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实用护理杂志,2002,11:20-2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步增加。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各种特殊问题的护理,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各种特殊问题,进行相应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常见老年患者特殊问题有:交流障碍,便秘,褥疮,自理缺陷,夜间安全等。由于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病情迁移或久治不愈,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或缺乏,产生焦虑忧郁,自暴自弃等负性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现将老年患者特殊问题总结如下。
由于老年人脑力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与他人的交流。老年人特有的敏感,疑虑,情绪波动,也使和老年患者在沟通方面,有其特殊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各种非语言交流的方法来密切护患关系,消除各种因素影响,使患者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
2.1.1在日常护理中,我们轻盈的步伐,有条不紊的操作,使其产生安全感,增加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2.1.2我们的一个微笑,使他们倍感亲切,同时也给他们安慰。我们的一声称呼,是他们满足了自尊的需要,也融洽了护患关系。
2.1.3平时我们轻轻帮扶,一个关切的眼神,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是他们感到了儿女般的关怀。
2.1.4谈话时适当的音量,配合以一定的手势,会使他们很快明白我们的意图,减轻交流的难度和障碍。
2.1.5当我们走过患者床前,顺手帮助患者盖被子,会使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切,从而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
2.1.1原因分析: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便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从而影响
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此也应当引起重视。老年人便秘的相关因素有生理因素,饮食质量,
2.2.2预防护理:首先确定便秘的性质,是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
2.2.2.1提高对便秘的认识,1天不大便人吸收的毒素相当于一包烟的毒素量,可诱发痔和肛裂,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2.2.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多食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适当多吃产气的食物和含脂质多的食物。
2.2.2.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不要随便控制便意,一但有便意立即排便,排便时避免用力,防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和加重。
2.2.2.4由原发疾病的便秘,必须在明确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采取适当通便措施。
2.2.2.5发生便秘者,可用针刺,服用中药(番泻叶,麻仁丸等),腹部环形按摩,口服石蜡油等方法。但注意长期使用缓泻药物,会使肠道失去正常的排便功能,造成慢性便秘。切不可滥服肠壁运动刺激药,有些缓泻药长期服用可致肠黑病变。也可用温热盐水或石蜡油灌肠,来解除患者的便秘。
褥疮是临床护理中老年病人最常见的病症,又称压迫性溃疡,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组织缺血坏死。褥疮发生的首要因素为感觉运动中的绝对卧床,感觉丧失,肢体活动受限,截瘫偏瘫患者占78.6%。次要因素为年龄,占56.9%,与老人患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关,护理人员应对存在这些因素的患者予以足够重视[1]。所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昏迷瘫痪患者,防不胜防的褥疮正成为困扰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顽症。而护理工作的重点应在于及时地识别褥疮的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其危险性,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痛苦。
2.3.1定时翻身减压,调整及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局部可用气圈气垫,长期卧床可用气垫床。
2.3.2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预防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用50%的酒精局部按摩骨骼突出部位,如尾骶部,髋部,肩胛部,枕部 ,肘部,足跟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
2.3.4治疗:可用金因肽和龙珠膏等药物换药,促进表皮生长。也可用碘伏换药。
2.3.5除局部换药外,配合红外线分钟,照射注意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常可影响老年人的安全。尤其是夜间老年病人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夜间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常有一名护士单独完成,因此在夜间容易引发各种事故。所以护士应提高自我的法律及防范意识,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减少法律纠纷。
2.4.2跌倒:老年人大都有夜尿,频繁夜尿易发生跌倒。对反应迟钝,有性低血压或用安眠药物的老年患者,嘱其夜间尽量不要去卫生间[2],床旁备好便器,如必须下床或去卫生间,雷竞技APP一定要有人陪伴。保证光源的控制容易操作,地面无障碍物。
2.4.3猝死:研究表明夜间6~12点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因此对白天有诱发因素的老年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应加强病情的观察。患者的不适主诉应给于高度重视,及时观察脉搏和心率。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抢救。
2.4.4外出:平时做好宣传,严格请假制度。对超出平时活动范围和时间,没有按时返回的患者,应提高警惕,组织寻找,并电话联系家属。
老年护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和献身精神[3]。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使老年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从心理上,生活上的关怀与照顾,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体现了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扩大了护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