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闻
雷竞技APP加疾治理医养连接短板题目助推都会健壮养老任职体例配置——基于北京、上海、南京、南通的调研考虑
发布时间:2023-11-18

  编者按:为了解我国医养结合推进情况,中心课题组深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和南通市调研发现,四地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迅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融合模式不断创新、经营主体参与动力持续激活,但在医养结合的标准、协同、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长期短板仍未有效解决。建议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监管机制、完善医养结合协同机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城市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解决医养结合短板问题助推城市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于北京、上海、南京、南通的调研思考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都在持续增加,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进一步加剧。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我国医养结合推进情况,中心课题组深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和南通市调研发现,四地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迅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融合模式不断创新、经营主体参与动力持续激活,但在医养结合的标准、协同、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长期短板仍未有效解决。建议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监管机制、完善医养结合协同机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城市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四地初步形成“基础服务+补充服务+支撑服务”的医养结合体系。一是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社区护理站等为主要依托的基础服务主要开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医护服务。二是通过发展专业养老护理院(中心),完善传统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功能,补充机构养老医护服务。三是以老年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专科等为主要依托的支撑服务,承担救治老年人突发病、培训护理人员等职能。例如,南通共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医院3家、专业养老护理院47家、社区护理站52家,98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289家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一是延伸拓展服务范围。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只为各自机构、社区独立提供服务的界限,支持护理院(中心)、“养办医”等机构养老单位发挥专业优势,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例如,南京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具备养老、护理双资质的综合护理中心,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护理刚需服务,目前已建成社区居家综合护理中心120余家,覆盖全市60%以上的街镇,可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二是智慧联动医养服务。例如,上海大力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到2025年计划推广至200家,并向社区服务延伸。北京东城区在托底扶助老年人试点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平台,开展医疗需求分型评估和入户医疗服务。

雷竞技APP加疾治理医养连接短板题目助推都会健壮养老任职体例配置——基于北京、上海、南京、南通的调研考虑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培育经营主体。在空间规划、土地供应、财政投入、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强保障,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例如,上海规定养老用地基准地价与同年期工业基准地价相当,降低企业转型开发的用地成本;推出了“养老服务批次贷”,解决公建民营机构资金难问题,目前7家机构已获得放款。二是加大资金补助,壮大医养结合供给规模。南通给予医养结合床位财政扶持,最高每张床位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300元的运营补贴。推动床位数10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建立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

  护理站、护理院、“养办医”机构医疗诊疗范围和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一是有关机构尚未制定医养结合等级标准。医养结合机构缺乏根据机构规模、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指标对其进行资质等级的科学评定。以南通为例,护理院内设置的医务室诊疗内容均不相同,有些护理院诊疗科目仅具备常见的内科、外科,而有些护理院诊疗科目多达十几个,除了常见的诊疗内容还包括康复医学、医学检验。二是医养结合机构评价体系也未建立。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尚无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程序和办法,使得整体水平质量缺乏有效监管,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老年人突发性疾病需要就诊转诊,而居家养老老年人就诊转诊过程衔接不顺畅。如果发现老年人有危重症情况,通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就近原则向二三级医院急诊科转诊,老年人到达急诊后可能会面临等待期。主要原因,一是医养信息未共享。高等级医疗机构空余病床数、接诊能力,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人医疗健康数据、家庭照护床位数、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等信息缺乏共享,有就诊转诊需求的老年人较难第一时间对接到匹配度高的就诊转诊医院。二是老年人转诊体系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固定转诊对接的高等级医院,对于居家养老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没有建立从社区医院到三级医院的绿色通道。

  养老护理人才短缺,从业人员多为家庭妇女和外地务工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以江苏为例,全省养老护理员队伍总数稳定在5万人左右,只有约30%通过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省失能老年人总数约135万人,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超过12万人。究其原因,一是老年护理职业吸引力较低。从业人员工作累、薪酬较低,职业技能提升受限、晋升通道狭窄。例如,南通卫生高职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目前仅有不到20%毕业生选择从事涉老行业工作。二是养老专业护理人员培养体系不健全。养老护理或从事养老的医疗护理人员主要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学历教育不足,设置老年护理专业院校较少。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开设护理(养老方向)类专业的学校不超过10所,其中,高等教育学校有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中职学校约3所。三是公办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兼职养老机构受限。公办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在养老机构兼职,受所在医院职业范围管理限制,加之时间不灵活等原因,在养老机构兼职意愿不高。

  老年人除了日常护理外,主要的医疗需求是常见病的日常检测监测、康复理疗,但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不足,无法提供相应服务。究其原因,一是受制于场地空间规模。基层医疗机构一般建筑面积较小,仅能满足常规的社区医疗服务,放置老年康复器械及康复理疗空间不足。例如,调研中北京海淀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能腾挪出放置2张理疗床位的理疗室,无法满足社区老年群众理疗的需求。二是设备购置成本较高。康复训练等设备购置费用较高,基层医疗机构具有资金压力。

  北京、上海、南京雷竞技APP、南通等地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都较早开展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探索,已形成的实践经验,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以推广应用,同时,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应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推动。

  一是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分级分类标准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的一站式注册、备案,出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主体、机构设置标准,建立完善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开展分级分类评价评定,规范医养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管理流程等。二是建立质控长效机制。建议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分级管理评价办法》,开展分类质量管控,落实日常监督管理责任。三是加快从业人员队伍规范化建设。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建立医疗护理员制度,加强医疗护理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推进职业认证体系建设,制订专业化、实用性的培训方案,建立清晰可及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根据老年人失能程度与自理能力分配不同等级的护理员,并开展分级监管。

  一是搭建统一的医养结合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将基层医疗机构数据、社区老年信息和居民全生命健康数据整合,在此基础上搭建区域统一的医养结合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诊疗信息和养老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二是建立健全老年人医护转诊衔接机制。为高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建立从社区医院到三级医院的绿色通道,通过双向转诊信息平台,提前对接定点医院,减少老年人到达医院后的急诊等待期。

  一是健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开展职业培训,形成“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人才。二是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依托现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设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三甲医疗机构轮训机制。建立系统的职业技能提升评定机制,以及养老护理员和医疗护理员的等级认证,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待遇。三是鼓励和引导医护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对医护人员适当放宽薪资限制和兼职时间,鼓励其在居住的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兼职。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轮值机制,并在职称晋升、绩效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

  一是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配置老年人常见康复护理设备。推动将老年人常用设备、医疗功能纳入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和服务能力标准名单。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配置老年常见病检测监测、康复理疗等设备。二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扩容提质。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周边闲置用地或低效用地扩建,用于开展检测、康复理疗等老年人医疗服务。对于老城区拓展空间受限的基层医疗机构,可探索将部分检测、理疗等医疗功能“飞地”建设管理。雷竞技APP雷竞技APP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