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闻
晚年人看护雷竞技APP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据调查,当下50%的老年人都存在失眠问题。某医院2014年前6月中接诊老年人失眠症状36人。其中女28人,男8人。年龄在64~92岁,平均年龄76岁。多为经常性失眠,导致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生活状态低落。

  正如我们平时所知道的那样,年龄越大睡眠时间越短,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神经细胞会变少。神经细胞变少后,脑运动会相对变得不活跃,因此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就会由此引起。

晚年人看护雷竞技APP范文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一些脑部疾病有可能会出现,譬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老年人脑部的血流量减少,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失眠问题。而老年人年龄的增大,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时有发生,如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等。这些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也会加重老年人的失眠状况。

  在当今社会,由于老年人普遍缺乏关爱,很多孩子多忙于工作,老年人或处于空巢现象,导致了老年人的孤独、抑郁、忧伤焦虑等现象。这也是引起老年人失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老年人因为自身年龄增大,本身就有其对变老的恐惧,再加上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不好,从而引起他们的精神问题,精神不振、郁郁寡欢,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睡眠。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知,如果我们身处喧闹的环境中,不容易进入睡眠,睡眠质量差。如果身处安静适宜的环境里,宜有较好的睡眠质量。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环境也是影响他们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药物由于药物内含有的易导致兴奋成份,会促使老年人很难进入睡眠。

  很多老年人因为平时无所事事,白天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容易打瞌睡,进而白天小睡增多。白天睡眠多了,睡眠时间紊乱,进而影响到晚间的睡眠。如果晚上由于尿频尿多,经常要从睡眠中中断,睡眠一旦被打断,有时就很难再度进入睡眠。所以夜间的尿频尿多也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一个因素。

  三、治疗护理方法 针对36位失眠患者的情况,医院采用了耳穴埋豆护理法进行护理治疗。

  耳穴指的是耳廓上穴位,也可叫做反应点、刺激点。如果人体的躯体或内脏有病时,耳廓的某些部位往往会发生局部反应。如疼痛、结节或变色等。诊断疾病时可以根据耳廓发生的这一现象进行辅助判断。同时刺激这些反应点,还可防治部分疾病。因为耳朵密切联系着肺腑经络,刺激这些耳穴相应的就可以调治肺腑经络的不适。刺激耳穴有多种方法,包括针刺、埋针、按摩和耳穴贴压等。耳穴埋豆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身体不适有很好的调节治疗作用。

  耳穴埋豆在医学典籍中很早就被论述到,最近几年,耳穴埋豆疗法在中医上被广泛采用。它不仅对失眠雷竞技APP有很好的疗效,对眩晕、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哮喘、泄泻、便秘、瘿、消渴、肥胖、小儿遗尿等也有着很好的疗效。作为一项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在治疗失眠时,首先需要使用酒精对耳朵进行消毒,然后找出穴位(神门穴,心穴,肾穴,皮质下穴),把白芥子、王不留行籽、小米或菜籽等贴在方形的胶布中间,然后贴到穴位上,用手指按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时常3分钟左右,每次贴敷可以持续3~5天。因为耳穴连着肺腑经络,所以耳穴埋豆可以交通心肾,达到清心安神的效果。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耳穴埋豆护理法因为它不需要复杂的工具,且好学习,疗效明显,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经过治疗,有20为失眠患者在短时间内改善了睡眠质量,提高了生活与阅读;另外有8名患者经过一月的调理,已经由重度失眠改为轻度或偶尔失眠,精神状态有很大好转;还有8名患者在三月后也基本不再为睡眠问题担忧,精神状态也有明显好转。

  1 老年人的失眠现象很多是因为其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他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关爱,孤苦伶仃,由于年纪大了不能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进而使老年人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这些因素引起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减少老年人的失眠现象,作为儿女和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既要关心自家的老人,平时多去看望他们,多跟他们聊天,跟他们交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爱。并且在社会中要弘扬尊敬老年人爱护老年人的风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在精神上使老年人获得愉悦,才有利于他们的快乐生活,从而才能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

  2 在护理老年人的时候要给他们安排合理健康的饮食,譬如忌烟、忌酒、忌辛辣刺激食物等。多吃蔬菜水果,饮食清淡,吃饭七分饱。如果出现了睡眠问题,可以服用眠纳多宁、卵磷脂等有利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

  3 鼓励老年人运动,譬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鼓励他们早睡早起,早晨起来去晨练。同时晚上睡觉前不要过度动脑,听安静柔和的音乐有助于睡眠。培养他们的爱好,如下棋、种花种草等,可以陶冶性情,使心态平和,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睡眠等。

  4 如果失眠现象严重时,可以借助于服用药物来缓解睡眠不好的现象,如服用安定、速可眠、补中益气丸、龙胆泻肝丸、礞石滚痰丸、安神补心丸、养血安神糖浆等。药物使用要合理,不要过量服用,不要产生依赖。

  5 对于老年人的失眠现象,耳穴埋豆是一个重要的护理方法。它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是一个针对失眠的有效的中药疗法。

  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因为环境和自身身体的因素,失眠现象严重。对于老年人失眠的护理,子女既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与爱护,又要进行有效的护理策略。耳穴埋豆是一种针对老年人失眠的中医疗法,它简单易行,不需要过多的工具和药物,对身体没有伤害,它通过疏通经络,达到清心安神的目的,对于失眠疗效显著。所以对于耳穴埋豆法要进行更大范围的普及与应用,争取让每个老年人都能睡得香睡得好,通过耳穴埋豆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调节心情,使每个老年人都能愉悦的度过晚年。

  饮食护理:饮食质量影响人体的衰老与寿命,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全身器官一样日趋衰退。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营养上有特殊要求,所以老年人的营养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对热能供给相对减少,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老年人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变慢,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和营养性贫血,故对老年人蛋白质供给不应低于中年人;脂肪摄入不宜过多;碳水化合物是膳食的主要来源,占膳食总量的50%~60%;并要有适量的植物纤维。

  合理搭配食物:饮食要五味调和,多样化。主食提倡米、面、杂粮混食,这样可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无机盐的供给,其中纤维素胶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预防便秘及肠道肿瘤的发生;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缓解动脉硬化有好处;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合理烹调加工:老年人舌表面味蕾减少,味觉减退。烹调时要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形俱佳;由于咀嚼方面的原因,食物制作应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应切碎煮烂,并尽量少吃油炸和较硬的食物。

  合理的膳食制度:吃饭应定时定量,可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禁暴饮暴食。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饮食要冷热适当,辛辣和过咸过甜者少吃,以清淡为主;养成饭时较多喝点汤水的习惯,这样利于消化,且补充水分,也可防止便秘的发生。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开始锻炼前,先由医护人员进行全身体检,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给予评估,并按医护人员制定的计划,结合平时的运动习惯来进行锻炼,以防发生意外。运动前先做准备工作,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结束前,运动强度再由高峰逐渐减弱,慢慢恢复到平静状态。运动项目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做到健身、医疗、娱乐相结合,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保健操、按摩、钓鱼等等。运动量的掌握应以自我感觉运动后体力充沛、精神愉快、食欲睡眠俱佳为度,同时尽量做到运动保持群体性,以防运动时发生身体不适,互相照应。

  老年人的睡眠:睡眠与养生关系密切,良好的睡眠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延缓器官功能的衰退。避免一切影响睡眠的不良刺激,睡前不宜多饮水、浓茶及咖啡,不宜做剧烈运动,不过度用脑,保持心态平和。采取促进睡眠的各种方法热水泡脚或饮少量热牛奶,也可重复温和按摩颈、肩、腰及下肢的肌肉等等。正确舒适的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使肌肉放松,呼吸畅通,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床铺老年人多伴骨关节疾病,故应睡硬板床。床褥柔软、平坦、厚薄适中,枕高可视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定。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暗而不黑,通风良而无风感,温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干扰。

  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健康、衰老和死亡:身体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家属及护理人员有必要帮助老年人正确看待健康、衰老和死亡,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关键在于做好心理调适,积极就医,并与疾病抗争,实现健康老龄化,这样,仍然可以为社会、家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多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勤与老年人沟通和交流,理解老人的心理,耐心倾听老年人的内心宣泄,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情绪。适当的时候最好带老人出去领略外面的风光,并把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事情告诉老人,利于其与外界保持通达。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鼓励老年人发挥特长,有意识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提供家庭、社会支持:作为家人,要积极主动提供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学、乐及情感方面的需求。社会要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咨询及疾病治疗方面的专门机构,完善法律,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解除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

  1 张志祥,郭长江,等.公共营养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58.

  便秘是肠内容物在肠道内运行迟缓和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分吸收,致使粪便坚硬、排便次数减少的疾病。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每周大便次数少于3次,或大便量每日小于40g。有的患者可长达10余天大便1次,有的呈羊粪便、铅笔样便。便秘在老年人当中约占50%,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消化系统的功能减退更为明显。具体来讲,老年人胃的腺体和黏膜逐渐萎缩,肌纤维弹性减少,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易发生萎缩性胃炎;肠蠕动减少,吸收功能减低;肝实质细胞减少,储备功能降低,加之年老后牙齿松动,缺齿,口腔黏膜变薄,唾液分泌减少,食物在口腔中咀嚼不充分,都会引起腹胀和便秘。

  便秘时病人常会出现痛苦、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护理时应在采取帮助排便措施的同时,帮助患者分析原因,树立信心,安慰患者。

  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便秘老人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每天维持在250g左右。适当多吃含纤维素高的蔬菜、水果和食物,纤维素含量每天>40g。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等,蔬菜如芹菜、蒜苗、菠萝、萝卜等,水果如香蕉、梨等。注意补充维生素B1。多吃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雷竞技APP、豆类、玉米等。

  便秘老人应适量增加脂肪摄入量。平时多食花生、瓜子、核桃仁、芝麻等含油脂性食物;因为油脂有润肠通便作用。

  适当多吃产气的食物,如洋葱、萝卜、蒜苗;适当多吃含脂质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平时炒菜使用花生油、芝麻油或豆油。

  注意忌食辛辣温燥的刺激性食物;忌食爆炒煎炸烘烤食物 如:辣椒、花椒、爆米花、炒花生、大蒜、栗子、豇豆、浓茶、咖啡、烟酒、牛肉、羊肉、烤大饼等。

  适时适量饮水,每天饮水总量在2000ml左右,以饮用白开水或茶水为主,一般应分多次饮用,每次用量应为300ml左右。清晨及午睡后饮1杯温开水很有道理,清晨空腹饮水不仅有冲洗胃肠道作用,而且有利于大便排泄,午睡后饮水可及时补充水分。

  老年人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生理规律,避免长时间坐位。医护人员应鼓励老年人每天有适当的运动。老年人每天最少要有30min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呼吸操等。也可以在床上做腹部按摩,方法:可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方向按摩,(即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次序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回。或者每晚做提肛动作10~20次。方法: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

  便秘老人每日应定时排便,最好是在早餐后进行,此刻训练排便,借条件反射养成排便习惯。一旦有便意应立即排便,排便时避免用力,以防止痔、肛裂,甚至心绞痛、心梗的发生或加重。选择和改善排便环境 以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松弛,心情愉快。选取适当的排便病情允许,可取坐位或抬高床头,以借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力,促进排便。对需绝对卧床或某些术前患者,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

  老年人便秘亦可采用针刺疗法、服用中药(番泻叶、麻仁丸等)、口服缓泻药(液体石蜡)、温热盐水或石蜡油等灌肠等方法。

  对于有原发疾病的便秘者,必须在明确和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才能采取适当的通便措施,根据医嘱对症下药。有糖尿病的便秘患者 可选用西利,合并有高血压、心衰的便秘患者,除了麻仁丸,乳果糖外,还可选用缓泻剂,如液状石蜡。

  老年人便秘的药物治疗药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某一种泻药,以免停药后不能恢复排便功能;(2)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等;(3)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4)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普鲁本辛等药。

  (1)开塞露或肥皂栓的使用。在病人实在难以排便时,可用开塞露挤入肛门,留5~10min再排出。或用肥皂栓置入肛门并用纱布抵住轻轻按擦,刺激直肠排出粪便。

  (2)灌肠。也可进行小量不雷竞技APP保留灌肠以软化粪便,解除便秘。可用油剂-即甘油或石蜡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灌肠。

  [1]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8月2卷16期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且粪便干硬,便后无舒畅感。便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老年人多见,并常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甚至发生猝死[1],故早期预防便秘尤为重要。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老年便秘患者41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的63岁,平均年龄77.5岁。对患者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效果较满意,原来便秘者,无1例发生便秘。

  2.1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老年人对一些内脏的感觉有减退的趋势,常未能察觉每天结肠发出数次的蠕动信号,错过了排便的时机,加上各部分肌群收缩力均减弱,增加了排便的难度。

  2.3 精神、心里因素 精神抑郁可使条件反射障碍或高级中枢对副交感神经抑制加强,使分布在肠壁的交感神经作用加强,抑制排便。

  2.4 药物因素 服用了导致便秘的药物如止痛剂、、抗酸药、抗抑郁药、抗精神药、解痉药等等。

  2.6 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的排便在需要他人协助时,可能会压抑便意,形成便秘。

  3.1 加强宣教,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的危害,使患者对排便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力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2 调整饮食结构,指导患者及家属,饮食应含有足够的蔬菜及一定的纤维素,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以保持患者的良好食欲。多饮水及多食水果类,另外每日冲服蜂蜜2~3次,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3.3 加强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发生抑郁情绪,防止不良刺激,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植物神经功能保持相对平衡。

  3.4 按摩与锻炼,指导患者于睡前及清晨取半卧位用手掌,从右下腹开始向上至右上腹,然后横向到左上腹再向下腹环形按摩10~15 min,1~2次/d,可有助于排便。或嘱患者做深而长的呼吸以锻炼膈肌的收缩力, 从而增加排便动力。平时应多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增强腹肌力量,促进气血流通。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有一定的疗效[2]。

  3.5 合理用药,如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可适当用一些中成药或开塞露等调整。

  便秘与肠蠕动减少有关,继发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水分不足、不能活动或缺乏锻炼、排便感降低、排便相关肌力减弱、精神抑郁、缺乏排便时的独处环境等。所以,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规律排便习惯,解除顾虚,并积极治疗引起便秘的疾病,就可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1] 陈旋.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8B):2112—2113.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代际分离,中国的空巢家庭急剧增加,而经济条件的好转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0%。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最差,完全自理的比例只有54.3%,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26.8%和18.9%[2]。1994年WHO提出“健康新视野的战略框架”,其中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2个核心概念[3]。探究自理理论在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影响,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12月家庭病房60名患者,年龄60~95岁,平均68.3岁,其中女32例,男28例。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诱发因数、经济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老年人从领导岗位或工作单位退休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旦生病,心理负担重,影响着生活质量。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档案资料,登门发放心理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掌握患者的心态。依据奥伦自理学说提出的自理需要,评估患者普遍性的自理需要,发展性的自理需要,健康偏离性的自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让他们正确看待进入老年期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学会在病理状态生活的重要性,从整体护理的角度把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身心各方面考虑人的健康状况。

  1.2.2设计恰当的护理系统: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偏高,记忆力较差,病重复杂,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应用自理缺陷结构,在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护理系统并结合患者治疗性的自理需要的内容,寻找干扰或影响实现自理能力的阻力,制定详细的可行性的护理计划,以满足自理需要的目的。

  1.2.3.1健康宣传:通过定期家庭访视选取患者需求度最高的健康问题,通过观察、面对面的交流,选择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执行。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卡进行护患沟通,利用简明形象、生动的文字,通过患者及家属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介绍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服药时间、次数,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季节变化更换宣传内容,帮助患者增强季节性保健意识,随时了解患者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对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按护理程序绘制简单、易懂的流程表并向患者及家属反复演示直到会操作为止,达到自理的目的,以提高生活质量。

  1.2.3.2电话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使护理教育从医院走向社区,把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4]。开设电话咨询的作用,对患者提出的用药及护理知识,物质代谢的特征,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并向患者询问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自理能力的提高程度,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1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必要性。卫生服务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子女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快,不能过多的照顾老人。奥伦自理模式给医护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根据社区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掌握生活自理知识,使其沿着强健—疾病的正方向发展,发挥出最高健康潜能。

  3.2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广泛性。国内的调查表明,家庭照顾者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掌握家庭照顾技巧及疾病的护理方法[5]。社区医护人员为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人们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精神指导、语言治疗和健康访问,缓解疼痛以及生活照顾等多项服务内容,奥伦自理模式有其应用的广泛性,能较好地提高其自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躯体功能恢复,还可改变家属和照顾者的精神负担,达到共同恢复和促进健康,身心和谐的最佳状态。

  3.3自理理论拓展了护士的知识面。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6]。社区护理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交叉及渗透,这就对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博的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每个患者“量体裁衣”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不断修订护理措施,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R].2008:1.

  [4]谢琼,袁芳.电话回访对肝胆外科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39.

  [5]曹伟华,陈俊辉,陈晓君.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相关信息需求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1):672.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已成为社会级的难题。

  1.1.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1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与某些HLA基本位点相关;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基础,同卵孪生子患病一致率高达90%~100%。

  1.1.2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可启动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并可见到免疫性胰岛炎病变。

  1.1.3环境因素如都市化生活、缺乏体育锻炼、高热量饮食等均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1.2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逐渐进展,在某些应激情况下发病或以急慢性并发症就诊,如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疖病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见于部分患者。出尿次数及数量均明显增多,可达3~5 L/d以上。多尿失水,患者常烦渴多饮。葡萄糖大量丢失,不能充分利用,体内能量来源减少而易饥饿、食欲亢进、进食量明显增加。

  2.1.1病情观察 注意检查足部皮肤。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了解患者有无感觉异常、感染及皮肤破损情况,有无咳嗽、痰,有无腹痛及排尿异常现象。

  2.1.2控制血糖 规定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用,严格遵守用药治疗,不得私自停减药物。

  2.1.3保持身体清洁 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特别应注意保持会阴、足部的清洁。

  2.1.4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嘱患者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人员。

  2.1.5积极处理皮肤损伤及感染一旦发现损伤及感染,应积极清创、消毒、包扎,应用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处理。

  2.2.1口服降糖药 ①双胍类药物进餐时或餐后服,禁用于肝肾功能不良、心、肺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因为苯乙双胍胃肠反应较大,可引起酮尿、高乳酸血症。所以用药过程中监测尿酮体及肝功能;二甲双胍有轻度胃肠反应,少数患者有腹泻、肝功能损害,停药可恢复。②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30 min口服,有很大的副作用。③阿卡波糖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副作用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胃肠炎及溃疡病症忌用。

  2.2.2胰岛素的应用 ①用的剂量要正确。由于胰岛素本身的剂型的不同,所以要特别注意每毫升的含量,避免不准确的剂量出现。②对于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要进行选择。常用部位有臂大肌、上臂外侧、腹部、股外侧,将每个部位分为15个注射点,3次/d,可用5 d,1 w内同一部位不应注射2次。③注射时间的要求,一般对于中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没有严格要求,但对于速效制剂的注射必须强调在进餐前30 min注射。④有些胰岛素需要混合注射时,要做到先抽取普通的人后在抽取中长效的。混合注射胰岛素时,先抽普通胰岛素,再抽中长效胰岛素。⑤对胰岛素要进行有效保存。5℃冰箱保存(长效及中效可保存3年,普通RI保存3个月)禁止冷冻;为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1 h自冰箱取出胰岛素恢复至室温。

  2.3.1病情观察 ①监测尿糖、血糖,血、尿酮体,电解质,肾功能及血气分析。②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注意血压、体温及呼吸的形态、气味。③尿量的变化,记录出入量。

  2.3.3昏迷护理;对于昏迷者应加强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防止血栓性静脉炎及肌肉萎缩,防止患者坠床受伤等。

  患者入院后即对饮食行严格控制,加强全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强调饮食控制是一项终身性的、长期的需坚持的工作,规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建立可使疾病进程得以延缓。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每日进食总热量行严格限制,主食宜为0.2~0.3 Kg/d;多摄入豆制品、水果蔬菜、杂粮等,保障摄入优质蛋白,但需在0.15 Kg/d;食物禁忌高糖;可依据患者的血糖、喜好、口味等行住院期间的饮食设置,注重营养性,以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稳定血糖水平。

  将糖尿病基础知识设计成小册子,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并充分发挥医院宣传栏的作用,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宣教。定期组织开办病友会,就包括如何自行监测血糖、发病诱因、注意事项、饮食计算、用药方法等进行问答。使患者自觉提高健康保健认识,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了解患者需求,行针对性的宣教,以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弱表现,性格相对固定,感觉器官敏感性减退,故需主动、热心的同患者沟通,真诚、耐心、缓慢交流,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医疗目的及自我防护知识,积极配合医护[2]。另外,因病程迁延、需长期的医疗过程,家庭多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细致观察,行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家庭及社会的重视力度,使患者不良情绪消除,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应对治疗。

  [1]陆懿,张彩华.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90-4292.

  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老年型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截止1998年底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达3.2%,至2005年底老年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6%,2025年将达20%,2050年将达25.5%.所以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由于我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社会养老机制尚不健全,使乡镇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作为以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的护理人员,应明确乡镇农村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满足。

  1 资料与方法 苗山镇 行政村85个,自然村96个。有88个基层卫生室,管辖的乡镇农村有60岁以上的老人9800余人,其中男5600余人;女4200余人。每个基层卫生室设一个护理组,每组的护理人员人数为1--2人,平均每名护士承担66-85位老人的护理任务,她们以家庭探访为途径,发现老人们的护理需求并及时给予实施相应的措施。

  2.1.1 心理护理需求 随着空巢居住、丧偶及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老年人自身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例如:丧偶会导致痛苦、抑郁、焦虑等心理反映;身体的不适会导致悲观、烦躁等情绪反映。所以老年人是最需要心理呵护的群体,护理人员应及时对问题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预防老年人心身疾病发生。

  2.1.2.1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能缓冲各种负性事件引起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护理人员充分掌握老年人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的详细情况,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例如:借各种机会鼓励子女多看望老人;督促老年人多交益友。定期组织乡镇农村老年人联谊会,做游戏,跳年轻时曾学会的舞蹈健身操等,让老年人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护理人员、家属、朋友的共同努力,帮助老年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树立其自尊心,让其找回自身价值,激发生活热情。

  2.1.2.2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本着尊重与理解老年人的原则,积极主动的与老年人交谈,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取得老年人的充分信赖,建立起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

  2.2.1 老年人躯体疾病护理需求,老年人大都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疾病,以高血压居首位,其次为心脏病,听力或视力障碍,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及慢性肺病等,这些慢性病,多数情况需家庭疗养,日常的护理与治疗如:服药、输液、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服务需求客观存在。

  2.2.2.1:建立健康档案,划分护理级别将老年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状况统一建档。按身体状况分为良好、较差、特差三等,对应的护理级别为巡护、常护、特护。巡护:由分管护士一周到家巡视一至两次。老人有情况随时和分管护士电话联系;常护:针对身体较差,并需要常规护理治疗的老人,由分管护士每天按照常规到户治疗。特护:针对病情较差,又没必要住院的老人,如癌症晚期的老人,护士应排班次轮流守护,与老人亲属配合守护老人,做好临终护理工作。

  2.2.2.2.1 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全球死亡患者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常倾向于使用多种药物,同时由于内脏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以乡镇农村护士应跟踪指导老年人用药,详细解释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如何搭配,并以提问的方式经常检查老年人用药是否合理、正确,反复强化以保证用药安全。

  2.2.2.2.2 指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合理饮食、休息及锻炼。提高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重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对高血脂老年人宣传清淡饮食的好处,要低脂肪均衡饮食,适当参加运动,戒烟限酒和保持心理平衡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3.1 老年人生活料理需求,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日益下降趋势,国内大部分研究表明,乡镇农村老年人生活能完全自理者占90%。有8%-1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自理缺陷,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生活。所以,乡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料理问题,是乡镇农村护理服务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3 结果 本乡镇农村9800余名老年人通过以上的护理服务,心理问题有效解决,心情愉快;身体疾病治疗及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常见病的发病率降低;本乡镇农村老年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8.6%。

  4.1 实现了便捷有效的乡镇农村老年人护理,老年人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许多健康问题他们自己不能察觉,有时即使察觉到轻微的不适也因不方便懒得求医问药,护理人员通过经常性的家庭访视,能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自信疗法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不失为一个比较可行的护理方法。方法为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尤其是特长和能力,哪怕是极小的一点也尽量为其指出。让老年人明白,虽然他们的生理机能有所减退,但是人生经验和判断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基本看法及乐趣不应改变。

  2 “职业”疗法 根据老年人闲不住的特点,可以建议老人从事一些较轻松的工作,比如手工劳动、园艺劳动、园艺、工艺制作等。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劳动打发空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精神老化,提高生活乐趣和信心。应该注意的是,让老年人从事一些工作主要强调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乐趣,而不能单纯强调劳动成果。

  3 学习疗法 不断学习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促进剂。老年人通过学习能够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避免和减少对自身的过分注意,从而提高有效地自我调控能力。老年人可以学习一些老年生理学、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及配偶的心理状态,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谅、深化夫妻感雷竞技APP情,以达到心理和谐。

  4 家庭及社会的合作一个人在听到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评价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并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更为突出。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时,不应忽略对老年人有影响作用的人进行指导,以求在治疗护理时得到其支持与协助。这里,“有影响作用的人”主要指其子女、亲朋好友以及经常与老年人发生社会关系的人士。因为他们对老年人比较了解,且老年人也比较信任他们,很容易受其影响,并从这些人的评价中获得精神力量。如果这些人缺乏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在不自觉中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因此,要重视对他们的心理指导。另外,人们应养成尊老敬老的风尚,为老年人的安度晚年创造更为广泛的社会环境。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