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闻
雷竞技APP晚年人安适照顾十篇
发布时间:2023-12-28

  老年人骨骼肌系统功能下降,导致肌肉关节移动功能减退和骨质疏松、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速度慢、动态平衡控制能力降低,易引起跌倒。这是老年人常发生的意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骨折和其他损伤。

  1.1 了解老人的心理,做好疏导工作。一般有两种心理状态能危及老人的安全,一是不服老,二是不愿麻烦他人,尤其是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愿意自己动手。

  1.2 环境设施。由于大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帮助老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其感觉器官的作用。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无障碍物,水泥地面应避免受湿,如有条件铺塑胶地板,光而不滑,雷竞技APP平而有弹性。使用坐式马桶,并设有扶手。澡盆不宜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cm,以便于进出,盆底垫胶毡,以防老人滑到 。

  1.3 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应坐着穿、脱袜子、鞋、裤子。

  1.4嘱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老人行走时应有人搀扶或拄拐杖。对反应迟钝,有位置性低血压,服用冬眠灵类药物以及用降压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便后起身上下床低头弯腰捡东西等动作应缓慢,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

雷竞技APP晚年人安适照顾十篇

  因老年人视力、平衡能力下降,易发生坠床。 意识障碍的老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如果发现老人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坠床摔伤。对于个别老人床边应加护拦。

  老年人怕冷而又感觉迟钝,在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热水袋的温度一般不超过50℃。电热毯临睡前应关掉,有的老人想自己倒水,但提起暖瓶后,就没有力量将瓶里的水倒进杯子,对此护士要定时为老人倒水,将工作做在前面。

  老年人吞咽能力下降,在进食和服药时速度要慢,不要边吃边谈,要求注意力集中,进食时适当,采取半卧位或坐位,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防止假牙脱落。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每口食物不宜过多,喝稀食易呛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

  一般来说,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还具有病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老人不仅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夜间或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服药误入气管造成呛咳,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

  老人活动减少,故常有四肢无力和肌肉萎缩等状况,因此要坚持让老人早睡早起,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应注意不宜过度劳累。

  老人由于身体的机能衰退,疲劳后恢复较慢,故应适当增加睡眠。一般情况下,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达到7~10小时不等,以精力充沛、不出现瞌睡为宜。

  总之,医院应做好住院老年人安全的护理,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住院环境,对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安全教育、心理护理、易发生意外环节的安全管理、安全质控管理四个方面来阐述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任何疏忽都会给患者和自身带来终身遗憾。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1]。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创造安全的护理活动环境,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训练,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能够自觉履行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定期组织讨论护理安全问题,提出护理安全操作的具体措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护理安全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的落实。

  一般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记忆力差,反应慢,辨别力迟缓,灵敏度降低,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导致固执刻板。老年外科多是起病急、疼痛突出,在病人缺少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承受病痛折磨,致使病人视手术为“生死关口”,产生恐惧、焦虑比接受其他治疗时更为严重,甚至“死亡的魔影”会在病人意识中缠绕,求生的欲望,会让病人对医疗人员产生依赖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要及时观察,从关怀和鼓励出发,给予恰当的言语和安慰的口气,对病人作适当的解释,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专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预后,使病人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因家庭亲情是无法替代的。

  做好夜间安全防范管理: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夜间安全问题,如坠床、跌倒、猝死等,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有既往史的患者提高风险等级,在床尾挂一条绿色的安全标志,把请护仪按键放在病人易拿到的地方,以便于病人有事求助时使用,必要时使用床栏和设“小心坠床和跌倒”警示标志,并与病人家属沟通,提出防范措施,予以落实,并详细护理记录。

  加强巡视询问其所需:对反应迟钝、有性低血压或用安眠药的老年人及高龄老人,嘱其夜间尽量不要上厕所[2]。故床边准备好便器,如必须下床或上厕所,一定要有人陪伴。保证地面没有障碍物,晚上使用地灯或者床头灯照明。

  注重观察病情: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的下降,常患有各种疾病,研究表明6:00~12:00时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的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3]。所以需要提醒患者这一期间避免体育锻炼。对白天有诱因发生的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也应加强对病情的观察。患者的不适主诉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观察脉搏、心率。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抢救,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患者自身安全管理的宣传:老年人往往不服老,高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出于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喜欢自己动手,对这样的老人要做好说服工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

  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力:手术前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查出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包括心理和营养状态,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以及免疫系统等,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在术前予以纠正,术中和术后加以预防。对有吸烟史者应在术前2~3周戒烟。

  肺炎的预防: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应鼓励其做呼吸运动的训练,可增加肺通气量和提高排痰能力。术后由于切口疼痛,限制了病人咳嗽,要指导和鼓励病人做出有效咳嗽,定时翻身,必要时叩背,助于痰液咳出,预防肺炎。

  口腔炎、腮腺炎的预防:术后老人的机体抵抗能力相对减弱,易于并发各种感染。口腔是细菌易于积聚的地方,老年人牙齿脱落、松动的多见,发生齿龈炎、腮腺炎。因此,术后的口腔护理极为重要,对卧床、禁食病人,要定时用盐水擦洗、洗漱,可清除口臭,改变细菌生存条件,预防感染。

  压疮的预防:老年人血运缓慢,皮肤营养差,由于骨突出部位受压,已出现皮肤破损或压疮,故要1~2小时更换1次,必要时用50%酒精揉摸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保持床褥平整,清洁,使病人感觉安全,舒适。

  预防切口裂开:老年人的细胞老化引起核酸和酶的功能退化,影响蛋白质合成,易造成切口愈合缓慢,如遇咳嗽、用力大便等使腹压增高的动作,就更易出现切口裂开。所以当咳嗽时指导患者用双手按压切口,避免震动引起的疼痛或缝线断裂;待肠胃功能恢复后,进食从清淡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半流质、普食,以少食多餐为宜,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营养化易消化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利于机体康复,促进切口愈合。

  术后管道的护理:根据手术方式往往术后留置各种管道,我们经常要检查放置的引流管有无脱落、阻塞、扭曲等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其引流效能,防止脱落,引流袋置低位引流,防止逆行感染,并应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和颜色。

  做好抢救物品的管理:老年人多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应激能力差,在经受手术打击的情况下,可使不稳定的内环境出现转化,病情很容易发生变化,故要做好抢救物品的管理,做到专人、定点定量放置、标签醒目、定期检查维修,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便于应急时使用,确保病人及时得到抢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身的安全要求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护理工作是否安全作为评价医院护理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任何科室的护理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病人作为一种特殊人群,其护理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并因此希望在护理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一般是针对不同药物的疗程和特性分为不同阶段使用,像吗丁啉这类药物主要是在用餐之前服用,培菲康等药物则是在用餐之后服用,奥康则是主要在入侵之前服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相比之下是较为复杂的,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老人一般是多种疾病同时发生,而有些药物与其他药物或者疾病是相排斥的,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乱用药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在进行消化内科的专科性检查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以进食,如果一些老年患者还患有糖尿病,那么在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检查时,由于检查时间较长,病人在检查前后都不可补充一定的能量,这样便可能导致低血糖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检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鼻肠管、鼻胆管的留置,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处理,则可能出现导管阻塞和污染问题。

  由于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基本上将重点置于专业护理上,对护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则进行忽略。例如,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肿胀的现象,如果护理人员不及时发现或者不及时进行护理,则可能导致病人病情的恶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是时刻学习和总结,否则会出现由于本身的临床经验不够,而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错误判断的现象,医生则不能根据报告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此外,有些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薄弱,对职业风险缺乏一定的认识,对待自身工作也是模糊状态,这些都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对多方面护理工作流程和规范不能够全面而熟悉的掌握,则会影响到患者的住院安全问题。一般来说,患有消化疾病的老人形体都较为消瘦,在对患者进行血管静脉穿刺时很难准确把握,而当这种危机情况发生时,患者则有可能在没有专业护理的情况下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

  出于多种原因,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范,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患者用药的规定和详细说明,并且将这些规定和说明传递给患者,避免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发生。对于用药时间、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作用或排斥都需要一一向患者说明,并叮嘱患者用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争取做到百分百正确用药。

  针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医院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以此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要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检查,争取做到四点:严格最找操作程序,不可随意简化;对护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查对;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依照客观事实,不可凭主观经验随意判断;重视护理质量,吸取护理教训,完善护理工作制度。除此之外,医院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做到安全护理,还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范安全隐患的措施。

  医院应对低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在专业培训过程中,医院应选派专业知识相对扎实和技术操作相对熟练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的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操作讲解,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对于最新引进的先进设备,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保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这些设备,确保在抢救是能够熟练使用。当然,关心和体贴患者并及时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让每一位患者家属都能理解和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能够做到的。

  结束语:总之,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是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因此,为了确保老年患者的良好身体状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范。

  [1] 廖玉梅,朱芳蓉. 肾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2) [2] 许璜,张国军,雷竞技APP袁燕娴. 护理安全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1) [3] 包立民,李秀华. 浅谈如何防范肾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问题[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02)

  [4] 韩清萍.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06(09)

  护理管理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是干部病房,主要收治的是老年人,他们生理机能退化,总体生理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等特点,使得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老年患者疾病康复的极大障碍。总结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1、 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1.1 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技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有文献报道每年约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80 岁以上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缩、变薄、感觉进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研究显示高龄活动无耐力占老年人跌比例最高。(3)餐后收缩压显著下降,是老年人常见现象。跌倒与餐后血压下降有关,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1.2 病理性因素 (1)患脑血管病后的老年人,肢体活动障碍,协调性欠缺,易发生意外损伤。(2)老年痴呆者由于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日常活动中的意外损伤。(3)疾病对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均有一定影响,加上药物的副作用等会诱发跌倒。1.3 心理性因素 焦虑症、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精神问题。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症、高楼住宅综合征,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接触机会减少,导致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1.4 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群是健康行为保健中的脆弱人群,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每天均服药者占半数以上,且平均一天同时服三种药者达18.74%。药源性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困难,在执行过程中未遵循服药到口原则,如替老人打开药物包装,备水、及时督促服药等。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少服、多发、多服、错服、漏服药等现象发生。1.5 院内感染因素 (1)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呼吸道组织结构退行性变,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衰退,易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2)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院内感染呈显著的相依关系,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感染几率越高。1.6 环境因素 病区环境因素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地面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座椅不稳,无扶手靠背等。1.7 技术性因素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特别是各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与开发,使护理操作范围拓展,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而影响老年患者安全。1.8 组织管理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2.1 认真做好安全评估 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预见性护理。 建立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制度。针对老年患者主演期间容易发生跌倒、走失、压疮、窒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设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评估的分值,对参照的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2.2 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在醒目处,设立安全警示牌,警示条,提示护士时时注意。2.3 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1)注意用药方式,用药途径正确。遵循基本的服药原则,如坐位或半坐位服药,以免误咽呛咳;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更换;服降糖药后半小时准时进食等。(2)护士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4)向患者作好安全服药教育,耐心解释用药原则及按医嘱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擅自增减药物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2.4 认真做好环境评估 对潜在的伤害性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和桌椅的稳定性确定、冷热水的调节等环境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举措。2.5 做好院感管理 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制定严格的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6 加强各级培训,熟悉老年患者的特点,作为管理者,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如皮肤护理、病床整齐、注射技术、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往往不重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建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精神疾病。据统计我院老年精神科从2004年至2009年,由四十几个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个病人,增长率达67%。而老年病人除了患有精神疾病外大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病情复杂变化快,很易发生意外。因此怎样抓好老年精神科的安全管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核心,是减少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摆在精神科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现将在老年精神科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对老年精神病人实施安全管理,谈几点体会供探讨。

  先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是新分配的护士及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缺乏临床经验。除了进行岗前安全意识培训外,平时注重对她们进行职业安全教育。结合科内发生的安全问题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不安全意外的发生。

  1.2 安全意外的防范 我科收治的老年精神病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大多病人思维混乱、记忆障碍、情绪激动、哭闹、打人、随地大小便,加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步态不稳等,更易发生跌倒、摔伤。给护理带来的难度大,为了减少安全意外,加强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床旁挂醒目的防意外标示等设施,经过有效的管理,科室无重大安全意外发生。

  2.1 制度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保障,违反或疏漏制度中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结合本科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并落实到每个人。每周对责任护士及护工进行安全检查,每月作一次安全评比,安全管理好的给与表扬,差者批评教育并与考核挂勾。雷竞技APP

  2.2 对科内护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安全管理意识,使她们转变观念,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参与管理。

  3.1病区环境管理 病房地面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厕所、洗手间应有防滑措施,门窗、电线及开关定期检查,有损坏及时维修处理。

  3.2 危险物品的管理 新入病人要仔细检查,每天晨间护理对床垫及床头柜进行检查,发现危险物品及时收缴,床单元尽量简单化。

  3.3.1 具有冲动伤人、激惹躁动的老年病人,防止伤及其他病员,争得家属同意给与保护性约束,并注意约束部位的观察和管理。

  3.3.2 长期卧床病人,加强翻身、拍背、擦洗、更换、观察,防止压疮及坠床等意外。

  护士长是科室的领导者,也是安全管理的执行者、督促者,病房的安全管理好与坏,与护士长的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对科室的安全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加强检查、督促,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不留如何安全隐患。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脑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有记忆力、抽象思考、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减退[1]。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800多万,老年痴呆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占老年痴呆患者的32%,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一直是重中之重[2],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存在着走失危险,本文走失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住院期间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危险实例,经过分析、探讨,采取了相应的走失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2例老年痴呆患者均为男性,奚老伯,男,72岁,因高血压住院11天,老年痴呆病程5年以上,属中期老年痴呆;刘老伯,男,69岁,因冠心病住院18天,病程2年,属早期老年痴呆。

  奚老伯为独居老人,老伴几年前过世,育有一子,住在浦西,距离患者居住地很远。在患者住院期间很少探望,奚老伯在住院期间的某天午休时间私自外出,下午治疗时间护工才发现患者不在。据患者儿子提供老伯以前在其他医院住院期间也曾私自离开,在其退休前工厂附近找到。根据上述信息,经过医院、警署各方面努力寻找,终于在工厂附近河浜边上找到了患者,当时已经傍晚时间患者感到饥饿与寒冷,经过询问患者说是前来领取工资。

  刘老伯住院期间除了护工必要的照顾外,每天有老伴陪伴。某天老伴因家中琐事没来医院陪伴患者,患者晚饭后活动时间自行离开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四处查找,在街道附近的牛肉面馆门前找到。

  2.1 入院前风险评估未做细致 对新入院的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各类隐患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痴呆程度、精神状态、有无陪护等,与患者家属沟通中尽量找出隐患因素,才能更好针对患者目前及以往的病情,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措施[4]。对上述2例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欠缺,未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家属对患者曾经走失的危险因素刻意隐瞒,护工未做好看护,护士未及时巡查患者动态情况。

  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护理人员及护工对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未做到经常性巡查,护理人员对患者每日全部动态(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问题等)都要全面掌握。

  2.3 病房及医院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患者午休期间病区大门应上锁,护工及护理人员按时查房;医院门卫安全意识不强,患者身着病服走出医院,门卫应该及时给予制止或联系病房护理人员。

  3.1 加强病房巡视,特别注意午休、夜间,护理人员更应加强管理,对夜晚有离开病房习惯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重症患者要留家属陪护,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班班床边交接,严防患者走失。

  3.2 护理人员及护工平时要对这类患者多加关注,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动向,禁止单独离开病区,如果外出必须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伴[5]。

  3.3 患者住院期间必须按要求着病服,病服上面印有医院联系电话,在衣袋内存放安全提示卡,注明患者姓名、年龄、科室及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及病情等,以便走失时能被及时联系并找回。

  3.4 护理部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走失风险教育,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学习走失预防的相关措施、走失处理预案及走失事件上报流程等,提高护理人员对走失管理的应对能力[6]。

  3.5 病房护士长对高危走失患者经常进行检查防走失措施落实情况,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确实存在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7],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面评估,有预见性采取预防走失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和陪护工的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有效防止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走失的不安全行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1] 冯雪艳,房海英,孙静.行为症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l2):1142-1144.

  [2] 武晓兰.4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2):273-274.

  [3] 杜国琴,何燕,罗君.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走势防范及护理干预[J].2012,10(2):93.

  [4] 黄艾,许少英,陈秋荣,等.影响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3):695-696.

  [5] 杜延明,魏春香,高美荣.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关怀与护理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55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完善,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2]。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感知觉减退、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下降、体力下降等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综合性病房,病种多、杂,更易发生安全问题。因此,加强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1月~11月,本院综合性老年病房收治老年患者670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安全对策,无一例不安全事件发生,现报告如下。

  2014年1月~11月,入住本院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670例,年龄60~95岁,平均75岁,其中男350例,女320例。病种多、杂,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脑梗塞、肿瘤、前列腺增生、股骨颈骨折等常见慢性疾病外,常合并有老年痴呆、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白内障、中风后遗症、带入压疮等。所有患者均患有2种及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2.1.1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科内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院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科室安全员由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人员担任。由科室护士长全面负责,每日对病区环境进行清查,监督指导科室护理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护士长不定期督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2.1.2制定科学、安全的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为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规程,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指数,本院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这一特殊高风险群体,制定了跌倒/坠床、压疮、误食、误吸、烫伤、药物不良反应等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并要求必须掌握,以确保患者安全。对发生意外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观察及记录,将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

  护士的安全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3]。首先要加强护士的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等规章制度,强化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变化、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和病情观察能力。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定期进行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的培训,对各类事件制定简易流程,便于年轻护士学习和掌握。

  护士要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详细地进行护理评估,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有无跌倒史、感觉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有无发生不安全因素的疾病等基本情况。本院针对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制定了专门的跌倒/坠床及压疮风险评估表。跌倒/坠床总分为10分,大于或等于4分即为高危跌倒人群;压疮总分为6~23分,总分小于或等于12分者,属于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床头挂上预防跌倒/坠床及压疮警示牌,以引起医务人员、家属和陪护人员的警惕,从而减少意外发生,并根据评估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宣教,要求家属在护理风险告知单上签字,并定期对入院患者进行复评,有变化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4.1提高慎独精神,护理管理者加强与护理人员沟通,了解护理人员思想动态。科室护士长发现不良思想动态,需要及时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慎独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2.4.2重视药物护理文献报道,药物错误所致的意外损伤位居第二位[4]。另外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私带不明的院外药物、误解使用药物的方法、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是引起意外伤害的原因。老年人更易出现漏服、多服等。本院要求“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严格遵守用药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劝阻患者自带、自服药物。降糖药按医嘱服用,并督促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依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2.4.3严格操作规程,规范巡视签名制度建立签名巡视卡,要求执行者、巡视护士分别签名及记录执行时间,以示负责,达到自我约束,便于督促检查。

  深入扎实的健康教育是杜绝、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合作,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性。根据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同时,要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对一些不安全因素能有效进行预防。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30min后要进食;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增减药物,以免出现低血压或心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患者不能用力排便等;指导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安全3min,即睡醒后床上坐3min,起床后两腿下垂床边坐3min,站立后床边站3min无不适再行走,以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而跌倒。

  对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入院环境宣教,病区物品的摆放及建设格局应以方便老年患者,有利于疗养、治疗为原则。要求病房内的设施定位放置,减少各种障碍物;室内光线宜柔和,夜间打开地灯;固定好床脚刹车,调低床的高度,床两边设置护栏;日常用品放置在患者易取放地方,安置呼叫器;走廊设有扶手;地面铺防滑地板,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并备有醒目的防滑标识。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和环境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

  护理安全关系着医院、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的安全,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护理安全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我们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使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没有因护理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保障了医疗安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陈静.老年心血管住院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4:34-35.

  [2]金宏义,陈亚萍.社区特殊人群护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15.

  [3]孙晓岚,万媛,唐玲,等.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6(1):14.

  现阶段医疗护理风险日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的对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已成为骨外科护理管理的的新问题。对于老年骨科患者而言,本身身体条件差,基础疾病多,加之外伤对身体的影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成为重点。本文通过对我院58例骨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研究,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病区住院的老年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15±6.35)岁。58例患者均进行不安全因素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部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足够认识,安全意识不强;骨外科住院患者中,尤其老年患者中很多患者伤情严重、复杂,病情变化较快,护士应具有较为全面的护理操作技能及认识、发现、控制风险的能力,但有些护士,尤其是新护士缺乏基本的诊疗思维,缺乏预见性,观察病情只注意局部,不注重全身;还有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执行各种核心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够到位;此外,老年骨伤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因其脏器功能减退,机体应激能力下降,病情恶化快,但反应征兆多不明显;多数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加之骨折及骨折固定导致活动不便,更易出现不安全问题[1]。在病房环境上,病区物品摆放杂乱,过强的光线,地面不平坦或潮湿滑溜,洗漱间和走廊无防滑措施,病床未加护栏,这些因素都容易使患者易发生摔伤。

  本组58例老年患者通过安全护理管理的应用,无安全问题发生,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55±0.55)d,患者满意率为100%。

  成立病区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其职责主要包括定期指导、检查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整理、分析、总结老年外伤患者易发生的风险相关资料;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不同形式的关于怎样预防风险、事故发生的经验交流;改进病区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3.2 实行责任制护理。病区分两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各选一名责任心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指导本责任组其它护理人员工作,对病情较重、较复杂老年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每个责任组有4名责任护士,分别分管4至6名患者。健全病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实现护理安全网络管理。

  骨伤康复的病程长,老年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够,再加之疼痛,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认识到自身及其病区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使其能够配合,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以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的入院综合评估,针对性的给予安全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外伤患者诊疗、术后康复及其预后的影响,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对于部分有精神障碍、痴呆及治疗不配合的患者要求家属留陪并告知家属如何配合做好安全管理。

  通过定期组织技能学习,包括专科护理常规、各种安全管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病区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老年骨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护理不安全因素识别等。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病区环境要求无障碍的安全病室,光线分散柔和;病床加护床栏;浴室内放防滑垫,走廊、马桶边安装扶手,保持地面的干燥、清洁。协助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活动,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床平整,指导正确翻身,使用便器,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将便器置于床旁易取放处,避免下床[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优质的服务,高品质的技术、质量管理已成为的医院患者入院的选择标准。老人是特殊人群,老年外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面临很多安全挑战,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安全教育的宣讲,强凋专科护理知识培训,突出安全思维专科护理,使护士在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计划性、可预测性的行为,积极引导病人配合护理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护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住院治疗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俞美定. 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 护理杂志, 2004, 21(12): 70-71.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带来的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感官功能衰退、反应速度减退以及体力下降均造成其自身受侵害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作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对促进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1.1 年龄因素 患者均为高龄老人,平均年龄83岁。据文献报道每年约30%的老年人跌倒1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80岁以上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1]。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生理能力亦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

  1.1.1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使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速度慢,动态平衡控制能力降低。

  1.1.2 老年人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触觉下降,踝关节躯体感觉传入通常与地球吸引力中心位置不吻合。

  1.1.3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肌系统能力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肌肉、关节移动功能减退,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易引起跌倒。

  1.2.1 老年患者患脑血管病后,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应急适应性、协调性欠缺,易发生意外损伤。喉腔黏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反射,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

  1.2.2 老年患者多病情重、病程长,长时间卧床易导致皮肤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卧床并发症。

  1.3.1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病理因素,体内处置药物的能力发生改变,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资料表明:成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而60~79岁组为15.4%~21.3%,≥80岁组达25.0%[2]。利尿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可能产生眩晕、低血糖等副作用;用镇静、催眠药后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也是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1.3.2 我科老年患者每天均服药者占半以上,且平均一天同时服三种药者达31.3%。由于退行性变化,记忆力减退,使得老年人不能准确和按时服药,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

  1.4 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心理限制其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部分老年患者存在着“怕麻烦别人”的心理,也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这些患者跌倒的危险性较大。

  1.5 环境因素 环境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 座椅不稳,无扶手靠背;厕所地面湿、滑或厕内无扶手; 床旁无呼叫器等。

  2.1 进行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护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评估、护理体查、精神症状及心理问题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对于存在的高危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警示标识能提示患者注意某安全环节,明确告知患者应注意的问题,并纳入交班内容,认线 创造安全、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 病房内、厕所地面要干燥无积水,浴室地面铺防滑地砖。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便于患者行走。卫生间内设紧急呼叫机,便于患者需紧急帮助时使用。病房设施安全,灯光充足;床旁、走道处无障碍物。

  2.2.2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症状,嘱患者在改变起床或起立时雷竞技APP,动作要缓慢或稍坐片刻再直立,以防发生性低血压。

  2.3 健康饮食护理 为患者提供无骨无刺的半流质或软食,食物温度适宜。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食物量不宜过多,喂食速度要缓慢,让患者有足够的吞咽时间,必要时用鼻饲。

  2.4 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比较固执,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承认自己老,生病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因此,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对老年患者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关心、爱护。做到精心护理,细心照料,耐心解释,推心置腹的与患者促膝谈心,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保持良好的乐观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5.1 遵循服药原则,服药时姿势要正确,应采取站立位、坐位或半坐位,以免发生误咽、呛咳。服安眠药者服后不宜再活动。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更改,以防性低血压发生[3]。降糖药服用后0.5 h准时进食。

  2.5.2 严格掌握服药的次数,每天口服药按时分次发给,执行服药到口原则,以免造成老年患者误将全天药1次服下。服用药物品种多、数量大时宜分几次服。体积大时宜分切成小块吞服。若有金属包装的药物,由护士掰开药物后给患者用温开水送服。服务到位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不安全因素的保障。

  2.5.3 向患者作好安全服药教育,耐心解释用药原则以及按医嘱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擅自增减药物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2.6 加强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及烫伤的发生。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体表皮肤感觉不敏感,护士除做好晨晚间的护理外,在使用频谱、微波、烫疗等治疗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时间和距离。使用热水袋时要用毛巾或包布裹好,勤观察。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护士的安全护理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要有护理老年患者的艺术和技巧,关心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到勤巡视、严观察、防未然,以达到帮助老年患者恢复和维持适当的健康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林琳,范文霞,李斌.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215.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将成为超大型老龄化国家,急诊观察室85%以上为老年患者,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和差错,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2]。我科自2012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我科现有床位36张。护理人员13人,女性,年龄19-40岁。工作年限1-21年。学历:本科6名,占4615%;大专5名,占3846%;中专2名,占1538%。职称:主管护师3名,占2308%;护师6名,占4615%;护士4名占3077%;。

  211 跌倒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行动不便、运动失调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如遇陪护人员护理不周、挽扶不当或患者自主取物、地面过滑或有障碍物、坐凳不稳等均易导致患者跌倒发生。

  212 坠床 多发生在年老、行动缓慢、协调动作差、无陪人、未上床档或撤下未安上时。部分老人要强,不愿麻烦家属或医务人员,力所不能及但又强撑,导致翻身取物时坠床。

  213 脱管 主要出现在烦躁、变化过快、过频繁、剧烈活动后以及陪护力量不足或管道未妥善固定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自行拔除引流管。

  214 压疮 患者因翻身困难,致皮肤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易发生压疮,部分患者由于脑血管病变致肢体活动障碍,或由于营养缺乏极度消瘦由院外带压疮入院。

  215 用药知识缺乏 老年患者由于多脏器病变需持续服用多种药物,患病多,家中储备药物相对较多,常由于保管不善致使药物变质、失效、难以辨认,不能准确服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老年患者记忆力、视力、听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一种药物有多个名称,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难以准确掌握正确充足的药物知识[3]。

  216 患方行为问题 由于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或未履行告知义务,对病情、既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真实信息有所隐瞒,或擅自离院,在外出现心梗、低血糖昏迷、心脑血管意外等。

  217 误吸、误食与窒息 老年患者由于食道下括约肌松弛,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致使吞咽发生障碍,容易引发误吸、误食,在进食中出现噎呛,严重可造成窒息。此外,老年患者感觉迟钝、视力衰退,也有误食过烫食物或非食物情况。因呼吸肌弹性和肺功能降低致肺部扩张力下降,充气不足,排异物的能力缺失而易发生痰液阻塞造成窒息[4]。

  22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医院利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情景训练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分享患者安全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科室进行警示案例、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行安全承诺,提高安全意识。

  231 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 保持病区各位置光线充足、明亮,走廊设扶手,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物,卫生间设扶手、输液挂钩以及紧急呼叫器,地面铺防滑垫,设警示标识,使患者和陪护充分重视。指导正确使用床档、呼叫器,穿合适衣服、防滑鞋等,尤其下床活动时应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5]。

  232 正确评估病情 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实行个性化护理。包括神志、心理、自理能力、步态等,了解他们的病理状况,如用药、既往史、目前疾病状况,以及对跌倒等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及时建立翻身卡,填写各种压疮报表,正确Braden评分,做好床头交接班。对应用气垫床、行动不便、危重、情绪异常、自理能力差无陪护患者,及时应用床档、约束带、腕带等。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项检查与治疗老年患者,要做好身份确认,并要用语言提醒、搀扶、服务队帮助、警示标识等,防止发生跌倒事件。老年患者饮水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以软而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勿过饱,进食速度勿过快,避免发生误吸、误食、窒息。

  233 做好病区物品及设备的管理 对病区设备应专人定期检查、清洁及维护,抢救设备、药械、专人保管,班班交接并保证质量性能良好,品种数量齐备。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具备理论扎实技能娴熟,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保障。

  234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加强护士慎独修养,对病情复杂、带管较多、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重要指标的护理观察。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确保安全护理的执行。

  23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积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尤其是在接受手术、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信息,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按时召开护患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满足患者需求。

  236 多渠道增加患者药物知识 医务人员定时进行药物知识的培训,对患者进行多形式个性化用药指导,药物保管的方法,具体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按时正确服药,看服药到口,并及时观察、询问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知识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37 强化法律意识,安全带教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加强对医学生及护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是有效防止医疗失误的第一步[6]。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患者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健康、安全,使实习护士圆满、顺利、安全地完成临床护理实习任务。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7]。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牢固树立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主动约束和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39

  [3] 乔静老年住院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3(9):21-22

  [4] 陆炎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河北医学,2008,14(10):1240-1242

  [5] 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返回上级]